安徽理工大学皋城溯源与文化传承调研团赴六安各祠堂开展调研活动
2024年7月7日,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建设情况,安徽理工大学皋城溯源与文化传承调研团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进行了乡土文化调研与宣传活动。团队聚焦祠堂文化和乡风乡俗,通过实地考察、多方访谈的方式来助力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团队成员首先对当地的主要宗祠经氏宗祠和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记录了宗祠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对宗祠在家族祭祀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后团队对经氏理事会会长经廷林进行了访谈,收集了他们关于宗祠的记忆与故事,同时了解了当地的乡风乡俗以及家风家训在“铸乡村之魂”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经老先生在为队员介绍家族的家风家训
在经老先生细致入微的讲述中,队员了解到族训家规的深刻内涵,“守国法、讲道德、孝父母、爱老幼。强教育、优职业、奖人才、助孤残。慎婚恋、重嗣续、睦宗族、护祠谱”,经老先生强调:“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祠堂文化与国荣焉,爱国是我们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同时,团队还了解到祠堂每年也会在例如寒食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举办相关的祭祖活动来增强青年人对祠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团队在议事厅进行访谈
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发现祠堂文化被视为精神富足和道德文明建设以及乡风乡俗塑造的重要部分。它通过其教化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乡村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固本清源”的作用,有助于为青年后代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它还在引领乡风文明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阵地”和推广作用。
团队在魏氏祠堂前合影(摄影:问怡栋)
俊明有家,亮彩有邦。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也为宗祠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实践团希望能够以此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其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贡献属于我们青年人的青春力量。期待最终乡村能够实现全面振兴,焕发出勃勃生机。
撰稿人:经士锐、江京芳
审稿人:经士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