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20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小经心实践队深入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黎家塘村开展探寻古村落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围绕“古韵今风,探寻村落记忆”的核心主题,开展了古村落历史调研、清洁古村落、村内老人访谈等活动,探索与挖掘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助乡兴文旅
在经贸学院会展专业系主任关晶和实践队指导老师黎静的率领下,小经心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黎家塘村,就黎家塘村文旅开发进行深入调研。关晶老师与黎家塘村党委书记刘达权、党委副书记谢燕芳对黎家塘村文旅开发与潜在发展方向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交流。

一是双方共同探讨了黎家塘村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古村落建筑、古树名木、村落特色美食、传统技艺、农耕文化等潜在开发点;二是就如何通过乡村“科普+文化+旅游”农旅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出了创新思路;三是就如何提升村民参与度,充分挖掘传统技艺人、特色美食,确保旅游开发惠及全村,并交换了意见。此次调研不仅为黎家塘村提供了专业指导,也为经贸学院师生搭建了实践平台,共同助力乡村旅游成为黎家塘村的新亮点。
图为小经心实践队成员对村落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队员钟雨琪摄
在调研过程中,刘书记还为小经心实践队提供了黎家塘村的村志资料。这份珍贵的资料详细记录了黎家塘村的古村落、传统农业用具、古生活用具以及丰富的村史文化。
清扫护古村
为了构建美丽和谐的古旧村落生态系统,让古旧村落“活”起来、“美”起来,小经心实践队前往黎家塘村古村落,开展清扫活动。实践队成员们对古村落门楼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扫。通过分工合作,有的捡拾地面垃圾,有的清扫积尘,还有的铲除杂草,确保古村落门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洁与美观,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古村落环境保护和绿美乡村建设。此次清扫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古村落的环境卫生水平,还进一步增强了实践队成员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图为小经心实践队成员对古村落周边环境进行打扫 队员许玉茹摄
“美食驱动”新引擎
为了以地方美食为“小切口”,展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大视角”,小经心实践队深入黎家塘村,挖掘并推广黎家塘村当地特色美食——臭屁醋浸鸡,探寻是否可以以“醋浸鸡”为支点,打造黎家塘村独特的“臭屁醋”美食IP,吸引游客前来品尝,为黎家塘村经济提质增效,发展地方特色美食为黎家塘村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为小经心实践队探访醋浸鸡制作商铺 队员童安琪摄
小经心实践队发现黎家塘村经营长达11年的臭屁醋农庄,对农庄负责人和顾客展开访谈,了解到,臭屁醋浸鸡选用秘方酿造的臭屁醋,搭配五谷杂粮喂养的走地鸡与香煎白鲫汤底,味道独特,闻臭食香,健脾开胃,尤其适合广东湿热夏季。此特色美食不仅美味,更富含营养,被誉为妇女“坐月子”的佳品。“臭屁醋”历经100天自然发酵,醋香浓郁,常伴新鲜食材食用,具有消杀细菌、软化血管等健康功效,因而得名“长寿醋”。
图为“臭屁醋”实物图 队员童安琪摄
小经心实践队还将继续积极探索臭屁醋浸鸡的经济潜力,推动食品领域老字号创新发展,挖掘地方特色食品历史渊源,讲好黎家塘特色食品故事,展现黎家塘特色食品独特“味道”。探索以地方美食为卖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美食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为乡村振兴及镇域经济发展提供青年“智力”支持。
古韵门楼映辉煌
小经心实践队踏足黎家塘村古村落,深入探索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尽管古村落内人迹稀少,建筑略有残损,但仍有多座保存完好的门楼,这些都成为了当地的文化瑰宝,那份古朴与宁静却让人流连忘返。
行走其间,实践队成员们被几处保存完好的门楼深深吸引。“西宁里”、“长乐里”、“迎峯里巷”等字样赫然在目,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岭南文化的印记。门楼之下,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昔日繁华与生活的气息。此次探访,小经心实践队不仅领略了古村落的建筑之美,更深刻品味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

图为小经心实践队探访古村落内留存门楼 队员许玉茹摄
那些关于古村历史文化的点点滴滴,照亮了小经心实践队员们的心田。这次深入古村的探访,不仅让他们领略了黎家塘村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老一辈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他们会继续致力于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赋予黎家塘村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