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28日至8月1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星火燎原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深入祖国西南边陲的防城港市和东兴市开展“壮美边疆 青春聚力”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依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民族特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启学党史、感党恩、悟思想、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活动得到团防城港市委和团东兴市委的大力支持。
点亮一种习惯:循迹溯源的思想火炬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实践团受邀参加防城港市团委组织的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第二专题座谈会。团市委副书记韦琦领学“习书记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村调研”、“习书记傍晚与我们社会实践团座谈”等章节,并向实践团代表赠送书籍,勉励同学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我学习了《习主席点赞我们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这篇文章后,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继续深化“小航”机器人的研发工作,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人受益于我们的科技成果。”实践团负责人黄健曦说。在座谈会上,实践团其他成员结合自身情况纷纷畅所欲言。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就是要循总书记与青年大学生的点滴事迹,学出青年的使命担当、奋斗姿态、创新精神。

实践团参加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第二专题座谈会 何梓铭摄

团市委副书记韦琦向实践团代表赠送书籍 何梓铭摄
坚定一种信念:薪火相传的红色血脉
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传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前往东兴镇公园社区参观学习钟竹筠纪念馆、中共东兴支部和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对钟竹筠烈士苦难的童年、寻求革命真理......英勇就义共六个章节进行系统学习,对中共东兴支部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脉络。当同学们在听到钟竹筠暂且放下襁褓中的幼儿,踏上去远方搞革命的路,还有她在北海市西炮台刑区英勇就义的时候,大家的眼眶饱含深情的泪水。随后,实践团来到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在中共防城县第一支部——东兴支部成立纪念碑前,团队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

实践团学习国门大讲堂系列内容 何梓铭摄

实践团聆听钟竹筠烈士事迹讲解 何梓铭摄

实践团在东兴支部成立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何梓铭摄
砥砺一种品格: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团走进东兴侨批馆,一张张泛黄的纸片,讲述着一段段动人往事,寄托着一片片赤子深情。一封封侨批,诉说着真挚的爱乡之情,见证了深厚的爱国之心。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认识到“东兴汇路”作为中国侨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兴市海上丝绸之路和支援抗日救国历史的重要见证。
在北仑河入海处的东兴竹山村,早在清朝,就在这里设置许多界碑,也是中国的海岸线与陆防线交汇的零点处。实践团参观学习了北仑河口一号界碑和山海相连地标等地,感受竹山村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缘优势。口岸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实践团来到东兴市一桥口岸和二桥口岸调研学习,看到界碑上庄严的国徽和井然有序的口岸通关环境,同学们感受到东兴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在发挥中越边关风情游的重要优势。同学们与中国1369(1)号界碑合影,记录感动的瞬间。

实践团在东兴侨批馆内调研学习 何梓铭摄

实践团参观学习北仑河口一号界碑 何梓铭摄

实践团在山海相连地标广场合影留念 何梓铭摄

实践团参观学习东兴市一桥口岸 何梓铭摄
铸就一种意识:和合共生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实践团走进京族博物馆,涵养精神力量。京族博物馆内展示有“临海而居”的京族人民的居住环境、民族服饰,有体现靠海为生”的京族人民拉大网、挑螺、挖沙虫等各种捕捞方法,还有展现京族特有乐器的独弦传情”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讲解员系统讲解和机器人互动体验下,同学们对京族人民的生活历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京族非遗展厅中,同学们欣赏了独弦琴演奏,曲风从民族到流行,演奏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赢得观众们阵阵掌声。实践团成员与非遗传承人现场学习互动,切身感受海洋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团在京族博物馆调研学习 何梓铭摄

实践团欣赏京族非遗独弦琴展演 何梓铭摄

实践团在京族博物馆内合影留念 何梓铭摄
崇尚一种精神:躬身践行的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实践团走进东兴市花溪社区,为社区暑托班的小朋友开展了多场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延安精神宣讲、国家安全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民族文化分享和航天知识科普。活动形式包括理论宣讲、读书分享、知识问答、手工制作、诗歌朗诵和科技体验等,课堂上,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爱心手环,每一环都融入了对延安精神的理解与敬仰。在科技体验环节,“小航”机器人成焦点,它不仅热情打招呼,还展示了动感舞蹈与模拟游泳技能等,引得小朋友们惊叹连连。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水火箭,将理论化为实践,随着自制火箭腾空而起,航天知识的魅力在欢笑声中绽放。实践团在寓教于乐中,让小朋友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法治观念,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团在花溪社区开展“延安魂 东兴韵”主题宣讲 何梓铭摄

实践团给小朋友演示“小航”机器人功能 何梓铭摄

小朋友们在动手制作水火箭模型 何梓铭摄

实践团在花溪社区阅览室开展读书活动 何梓铭摄

实践团在花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合影 何梓铭摄
实践团通过赓续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民族团结、传承航天精神和维护国家安全等活动,点燃爱国情和报国志,在边疆地区谱写青春新篇章。本次活动,为同学们实践锻炼、磨炼意志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