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此次对蒙书记的访谈,旨在深入挖掘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与经验,希望能够为更多乡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此次访谈也是一次对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鼓励与倡导,期望更多青年能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二、青春直播助农,创文旅新宣路
实践期间,实践团积极组织开展非遗直播活动,共同推广古村状瑶非遗文化,为当地文旅宣传注入新活力。直播期间,古村新农人代表、抖音网红娇姐也应邀来到了直播间,与实践团成员共同推广古村状瑶非遗文化,直播的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不但让直播间的观众们了解状瑶非遗文化,也让实践团成员们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和责任感有更深层次、更具体化的理解。实践团实践期间累计直播获得点赞次数达8.3W,网友们兴趣高昂,积极互动,推动非遗文旅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古村非遗文旅发展打开了一条崭新路径。
三、创新网络营销,助力乡村发展
在调研期间,实践团发现当地种植有品质良好的大果山楂、紫苏等农产品,并已经能够生产相应深加工农特产品,然而,却面临营销推广“寒流”。针对这一问题,实践团决定和当地合作,助力农户打开产品销路。实践团拍摄农产品宣传图、积极调研农户了解产品情况,协助当地开发和运营微信助农小程序“乡贤文旅”,打开乡村振兴产品营销的新通道。
蒙峒村的负责人李娟老师告知我们,“当前蒙峒村的网络营销平台搭建还处于探索阶段,敢于开创新的营销路径是至关重要的”。走好第一步,对于蒙峒村网络营销的长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李老师的帮助和实践团的努力下,小程序目前已上架10余款商品,小程序的访问量不断翻倍,已能够实现基本购物功能。扩宽蒙峒村的线上销售平台,实践团已取得初级阶段的成果。
四、建壮瑶文化IP,扩蒙峒村影响力
多样化的文创产品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也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实践团经过多天走访学习,融合当地状瑶特色和非遗元素设计了“顶呱呱”IP,同时,结合当地村民和游客需求推出并落地了例如帽子、贴纸、微信表情包、防蚊贴、水瓶背带绳等系列文创产品,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推广壮瑶民族文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韵味。
结语:
祖国大地需要用青春的脚步去丈量,青年赤心需要在广袤的乡村中磨炼。接下来,智富蒙峒实践团通过开展各类调研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蒙峒农产品新媒体营销发展建言献策,努力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标杆,贡献青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