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农村:暴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7-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多彩大学网讯(通讯员 彭世鑫)7月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梓玮”志愿服务调研队深入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七方镇调查,此次调研主要在于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主要调查七方镇的曹营村。

在此次调研时,正值雨季,我们在沿路上看到多处地方被淹没,在对村民的问访中,当地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就是暴雨以及大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多处农作物被大雨压倒,大大影响了产量。

我们了解到暴雨对农作物可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洪涝灾害:暴雨会导致田间积水过多,形成洪涝。长时间浸泡会使农作物根系缺氧,影响正常呼吸和养分吸收,从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2. 土壤冲刷:强降雨可能会冲走表层肥沃的土壤,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3. 病害传播:高湿度的环境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容易引发各类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使农作物遭受病害侵袭。
4. 倒伏:对于茎秆较脆弱的农作物,如水稻、玉米等,暴雨带来的大风可能会导致植株倒伏,影响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还会增加收割难度。
5. 落花落果:在花果期,暴雨可能会造成花朵受损、授粉不良,导致落花落果,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6. 生长延迟:暴雨过后,气温、光照等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会受到影响,导致成熟延迟,错过最佳上市时间。
 
总之,暴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1. 农田排水
 来临前,对容易倒伏的农作物,如玉米、高粱等,进行培土加固,增强植株的稳定性。
可以安装抽水设备,加快排水速度。

2.提前修建和疏通排水渠道,确保在暴雨后能迅速排走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在暴雨,防止作物根系长时间浸泡。
搭建支架或使用绳索固定,防止作物倒伏。

3. 病虫害防治
暴雨过后,田间湿度大,容易引发病虫害。及时巡查农田,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施肥管理
暴雨可能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适量补充肥料 优先选择速效肥,以促进作物恢复生长。

5. 补种改种
对于受灾严重、无法恢复生长的农作物,及时清理田地,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补种或改种。

6. 加强监测和预警
利用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建立农作物受灾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受灾情况,为后续的救助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

7. 农业保险
购买农业保险,降低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8. 农田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如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固农田防护堤等。
 
总之,应对暴雨对农作物的影响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处理和后续恢复,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作者:彭世鑫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南通市烈士陵园采访实践心得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