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银发族”正在快速融入网络社会,“短视频式”养老新模式逐渐兴起。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于数字鸿沟和农村老年人短视频使用健康现状的关注度,帮助老年人合理使用短视频,传递人文关怀,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湘潭县暑期调研团从7月20日至25日深入乌石镇乌石峰村与河口镇河口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调研。
潜心实地调研,掌握社情民意在访谈实施前期,实践团成员走进了镇政府和村委会,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提前了解到村中老年人精神养老现状与短视频使用情况,并结合本次实践主题,撰写访谈提纲和准备问卷。实践团成员最终确定以抖音短视频为切入点,从“个人基本情况”“移动短视频使用情况”“移动短视频使用风险”3方面制定访谈问题,探究农村老年人短视频使用健康状况及其影响,有序开展访谈工作。
图为实践团与村委会召开座谈会
村民们积极配合调研工作,与实践团成员们分享了他们对移动短视频的使用体验和看法。
此次,实践团成员们实地走访村户90余户,现场访谈了村镇干部10余人,发放并收集问卷76份。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与总结,实践团成员发现乌石峰村与河口村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情况普遍,超过64%的老年人每天都会观看短视频,受访的村民表示,简短、丰富、有趣、快速的短视频可以很好满足他们随停随看和追求趣味的双重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融入短视频的世界,在短视频中寻找乐趣、获取知识、联络亲友。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老年人在享受短视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和网络诈骗。“使用网络和智能手机是一种必然,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让诈骗手段越来越高级,我们村委会一直在进行反诈宣传,减少移动短视频等新型诈骗途径对老年人的影响。”乌石峰村村书记丁勇说。
扎根红色热土,创意视频宣传在此次调研行程的第一站,开国元帅彭德怀故里——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实践团成员们将调研活动与红色文化宣传巧妙结合,以短视频形式赋能红色文化宣传。探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彭德怀纪念馆和故居内陈列着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物和战斗生活遗迹成为实践团的短视频宣传内容,一张张照片、一封封书信、一幕幕场景再现了革命历程的跌宕起伏与波澜壮阔。“此次参观学习是一次独特的体验,彭德怀元帅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畏的战斗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值得我们在新时代利用短视频去宣传。”实践团成员林悦感慨道。
图为实践团与彭德怀元帅雕像合影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是一次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湘潭县暑期调研团全体成员将继续探究农村老年人短视频使用健康状况,在实践中探索,以期为农村养老及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实践团的调研成果,将为推动农村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提升、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交互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