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7月13日至19日,长安大学赴山东临工“走进临工·重器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山东临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实践活动。
回顾历史,用奋斗铸就辉煌。实践队员聆听老一辈临工建设者的创业故事,体会“艰苦奋斗、无私无怨”的创业精神。从第一辆装载机的诞生,到物流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再到工厂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临工的崛起正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历程的缩影。走进临工博物馆,实践队员看到了1979年国内最新系列工程机械产品“ZL40”轮式装载机,又看到了有望致力于“黑灯工厂”的最新一代AGV运载机器人,这正是他们不忘初心、开拓进取铸就的辉煌。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临工历史(拍摄:刘凯文)
以学为促,用理论武装头脑。临工集团各部门工程师向实践队员讲授了关于装载机、挖掘机、激光叉车及其核心部件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目前国内工程机械技术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零件的精度、材料的强度以及控制的智能化程度。此外,来自装载机事业部的周京理老师介绍了临工的精益生产模式和人才培养战略。“减少浪费,降本增效”的核心理念给临工带来了更高的产能和利润,使其跃居于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前列。

图为工程师为队员讲解专业知识(拍摄:刘凯文)
深入一线,用实践践行真知。实践队员走进生产车间,参观各类器械的生产流程。较高水平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产线使临工的工程机械产品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装载机的销量居国内首位,拧紧机的扭距实现了从60N·m到4000N·m的飞跃。此外,团队成员前往实训场地,学习挖掘机的操纵技术。机械臂的操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作业对精准度和协调性的要求极高,只有经过大量实践,操作员才能具备应对复杂工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践行真知。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操作机械设备(拍摄:刘凯文)
校友领航,用经验传承智慧。临工校友与实践队员分享了有关在校期间课程学习、科研活动、考研择校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经验,鼓励大家在夯实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科研实践,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能力。此外,人力资源部王经理提出,要不断加强和推进校企产业科创深度融合,开创和落实校企学分互相认定模式,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精度的同时,不断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图为实践队员与长安大学校友交流座谈(拍摄:刘凯文)
临工的崛起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开陈出新,千千万万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实践创新,为攻克我国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青春力量,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生。

图为实践队合影(拍摄:刘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