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和合共生,民族团结谱新篇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4日电(通讯员苏振哲)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实践队于2024年7月4日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开展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进行参观,考察,了解其深邃历史,旨在深化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团结精神进一步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提升民族团结 进步教育工作质效。
实践队员们于上午9点到达包头市青山区团结广场。在其正中央,3个形态各异的红石榴雕塑格外吸引人,正中间刻有“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字样。广场内设有“民族团结一家亲”长廊、二十四节气长廊和汇聚民族团结元素的雕塑,深受群众喜爱。
图为团结广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苏振哲摄
随后,实践队员们前往内蒙古地区唯一因寺庙设立的县级行政区域——五当召直属区。据悉,“9·19”绥远地区和平解放后,绥远军政委员会和绥远省人民政府,把解决民族问题,维护各民族团结作为主要工作之一。由于藏传佛教是民族宗教,在内蒙古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要解决好内蒙古民族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时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的乌兰夫提出“按照党的政策正确处理喇嘛问题,在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绥远军政委员会设立民族工作委员会,由时任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奎壁具体负责,制定了《处理绥远境内蒙古民族问题方案》,以宗教问题为切入点的民族工作迅速展开,五当召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因寺庙原因而设立的县级行政区域——五当召直属区应运而生。
图为五当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紫嫣摄
一刻也没有停息,紧接着实践队员们便前往赛汗塔拉城中草原。赛汗塔拉生态园,是包头市区原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又名“成吉思汗草原生态园”(“赛汗塔拉”蒙语意为“美丽的草原”)。据悉,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社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赛汗塔拉城镇曾多次举行与民族团结相关活动。如今,各族人民在城镇中互帮互助已是家常便饭,人们眼中没有对不同民族的抵制,有的只是对同一个中国的自豪。
望着一览无遗的草原以及其背后拔地而起的高楼,实践队员们心中不禁勇气万千思绪,若是没有当下的民族团结,又哪来的这一切呢?
图为赛汗塔拉城中草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宜庆摄
在离开包头市的路上,实践队员们感慨万千,纷纷交流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实践队员孙传承指出:“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现在一看果真如此啊!”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实践队员们表明,接下来也会更加致力于积极传播民族团结精神,参加更多有助于推动民族团结的工作。
通讯员苏振哲
作者:苏振哲 来源:个人写作
- 分类垃圾共偕手,护好绿水不辞难
- 中国青年网7月20日电(通讯员 吕佳瑶 郭心洁)为增强保护生态和爱护环境的意识,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常州工学院"遇
-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