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2024年的阳光带着前所未有的热情,铺满了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寒亭镇天门村的每一寸土地。7月10日这一天,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的一支特别队伍——“和美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乡村未来的无限憧憬,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天门村带来了青春的气息,更是一次深入探索乡村振兴奥秘的旅程。他们此行目的明确,旨在深入探索“千万工程”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紧密结合,通过实地踏访与细致调研,挖掘2023年至2024年间和美乡村建设的杰出案例,特别是如何有效融合产业发展、人才振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以及社会治理等关键要素,从而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宝贵的思路与力量。
正午时分,阳光穿透了淡淡的云层,洒在了天门村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实践团队的成员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开始了他们的调研工作。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天门村,这个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古老村落,仿佛一幅精心雕琢的山水画,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随着团队的深入探访,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那些错落有致的农舍,不仅承载着村民们世代相传的记忆,更见证了天门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实步伐。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意盎然的庭院、欢声笑语中的村民,无不透露出这个村庄的和谐与美好。
在村负责人的引领下,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天门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她以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数据,向团队成员们展示了天门村如何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指引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兴旺是天门村乡村振兴的基石。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天门村成功吸引了大量本土人才回归家乡,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茶园里,实践团队亲眼见证了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翠绿的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绿色发展的秘密。村民们熟练地采摘着茶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些茶叶不仅成为了天门村的特色产品,更成为了连接外界与天门村的桥梁。
生态宜居是天门村乡村振兴的又一亮点。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天门村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他们通过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措施,不断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如今的天门村,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实践团队在村中漫步时,不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些难忘的瞬间。
乡风文明是天门村乡村振兴的灵魂。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天门村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他们通过建设村史馆、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村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村史馆里,实践团队通过一件件展品感受到了天门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村民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同时,他们还参与了当地的民俗活动,亲身体验了天门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治理有效是天门村乡村振兴的保障。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天门村注重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他们通过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提高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实践团队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治理模式的优越性。他们看到村民们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管理,共同为天门村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活富裕是天门村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天门村已经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华丽转身。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实践团队在走访村民家中时,看到了他们宽敞明亮的住房、现代化的家电设施以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变化让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深感震撼和鼓舞。
夕阳西下时分,实践团队的调研之旅也即将结束。然而,他们心中对天门村的美好印象和深刻感悟却永远不会消失。他们相信天门村的故事只是中国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一个缩影,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创新就一定能够谱写出更多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华章!
图为实践团队走访村庄 通讯员 孙焕 摄
图为实践团队村庄合照 通讯员 黎旦媚 摄
(通讯员 孙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