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今年7月,我参加了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实践机会,切身去体会基层干部们的艰辛,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情况,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次,我们去到了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红军村进行支教调研活动,其中包括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独居老人,宣传反诈骗知识、防山火防洪知识等。献出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打扫教室
在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我们走进了红军村的小学,一个只有三个学生,一个老师的学校。在这里,我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现状,由于教育资源的倾斜,大多家庭都会倾向于将孩子送进城里接受教育,而留在村里的孩子,也有着难以解决的困境。但是红军村驻村书记周艳的一句话,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义务教育的意义,她说,“即使只有一个学生,我们也不会放弃。”在此之前,我只从新闻上了解到乡村教育的现状,通过这次切身体会之后才明白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农村很难留住年轻人想要走出去的步伐,而乡村建设需要劳动力,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教育是希望的摇篮。乡村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发展和乡村居民的幸福感。红军村的年轻劳动力流失,土地荒废,留守老人问题严重且冗杂,难以解决。村委会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活,采取多种措施,打破多方壁垒,多方位整合各类资源,创造良好经营环境。比如开垦弃耕荒田,让老人们就地务农,减少子女负担。同时,依托当地红色文化,开展相关旅游产业。只有当地经济建设起来,才能吸引住人才,有了更多人才,才能为当地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图为捐赠仪式
同时,乡村教育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乡村教育的发展仅仅靠教师和学生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同时,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应该重视乡村教育,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为乡村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乡村教育真正发展起来,让每一个乡村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这次,有这样一个机会,用我微弱的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为乡村教育事业献出青春力量。在结束支教工作后,红军村的一个小女孩加了我的联系方式,她和我说“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我回复她,“希望再次见面时,你是闪闪发光着的。”在此之前,我其实一直怀疑自己,真的能够教给这些孩子一些有用的知识吗?真的能让她们喜欢自己吗?她的这句话给我内心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让我更加有动力和信心加入乡村教育事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