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内涵,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目标。我国各高校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根本要靠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大学生开创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成才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成才。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和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激活学生创新创业潜质,激励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具体途径如下所述。

1.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对学有余力、学业优秀以及具有创新探索精神的学生,以解决问题和完成课题为核心模式,以项目为探究载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个人或团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针对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在创新创业导师的引导及指导下,自主的完成创新性探究项目设计、探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等工作。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按照“自由申请、公平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对项目进行组织实施。

2.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结构建设。进一步充实创新教育团队,逐步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创新教育导师团。以现有的骨干指导教师为基础力量,聘请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授及长期从事实践教学的骨干教师,形成强有力的指导教师团队,同时成立创新创业专家委员会,负责评审、验收与指导创新创业项目。以某科创团队作为调研对象,对比近三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创业项目的申报和结项合格率。在2014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中,立项申请共计29项,14项通过合格验收,结项率48.28%;在2015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中,立项申请共计17项,11项通过合格验收,结项率64.71%。在2016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中,立项申请共计29项,20项通过合格验收,结项率68.97%。同时获批重点扶持项目2项,11项结项验收被评定为优秀项目。

3.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
 
时间:2022-10-03 作者:赵洋 宋创 来源:个人 关注:
  • 社会实践的总结
  • 追寻红色足迹,南航学子在路上
  • 寒假社会实践 团队实践|声入人心 二十大宣讲进行时——河北
  • 百年大党初心如磐,广大青年使命在肩
  • 云游中共一大会址永葆初心,学习党二十大精神牢记使命
  • 关注文化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
  • 关注文化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
  • 为了拓展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自身与社会的联系,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南大学商学院8名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假深入研究
  • 02-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