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并在国外享有"中国歌剧"的美誉。从浙江嵊州发源,到发祥于上海,再到享誉大江南北、闻名于世界,越剧在发展过程中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极具江南之美,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在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月15日,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应统2101的嵊州越剧调研暑期实践团来到越剧之乡嵊州进行实地调研,重温越剧其百年发展之路,探寻其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发展与传承。
图1 团队合照
首先,调查团队来到了嵊州市越剧小镇,这里风景宜人,围青山绿水,宁静自然,安静、清雅,远离尘嚣。这里有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戏楼,被誉为越剧届的金色大厅,并且其中的古戏台也任在使用。它是中国戏楼文化最为经典的传承与创新,见证着百年越剧回溯源头的悠远历史,更承担着为120个"天下第一团"安家和激活的文化艺术使命。殷红色的灯笼映照着台下的圈椅、茶几,红木搭建的戏台庄严而宏伟,调查队员们不禁肃然起敬、赞叹不已。
图2 古戏楼
图3 团队在越剧小镇参观
紧接着调查团队还参观了越剧博物馆,在各色的馆藏陈列中我们了解到越剧最初是由古时农村的"落地唱书"发展而来,经过不断的改编、新编,借鉴京剧、申剧、话剧,越剧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欣欣向荣。
图4 越剧博物馆
图5 团队在越剧博物馆前合影
欣赏完越剧的前世风采,调查团队又前往了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了解越剧今世的传承与发展。
图6 嵊州越剧艺术学校
图7 团队在学校内的合影
走访期间,正逢剧团表演剧目《昭君出塞》,戏曲风格委婉典雅、细腻隽永,又不失活泼娇美、昂扬明亮的旋律色彩。
图8 越剧表演
欣赏完表演后,我们立即"昭君"饰演者进行了实地采访。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越剧学校是以中专、大专为一体,培养专业越剧人才,并且融合开展越剧兴趣班,面向广大群众传播越剧文化。团队通过走访也不难看出,越剧票友基本为中老年人居多,新生代的比重较低,越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挑战。对此,许多票友们也希望越剧能过不断推陈出新,学校也正通过对剧目的创新性改编以及创新唱腔教学模式,使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断提高,让更多年轻人也能够加入到越剧的流传中去。
图9 团队采访越剧学员
相比于昆曲、京剧等戏剧,越剧虽然形成时间较晚,但是依然通过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的票友。通过此次实践,我们对越剧的发展历史以及它在新时代下的创新传承有了崭新的认识,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实践向更多人展示越剧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