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点荒成林实践团——一场点荒成林的接力
十多年前,东南大学支教团深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支教的同时也带回一个重要信息——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植被难以存活。同年,一支名为“点荒成林”的团队应运而生,致力于生态修复与荒漠化治理。在距离南京一千多公里的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成岩程度低,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为了能让这样的土地长出植物,团队创新克难,整整历经10个春秋。
今年7月,东南大学“点荒成林”社会实践团队再启程,在准格尔旗暖水乡,又一个10年计划即将开启。为了能全面了解砒砂岩治理现状,团队来到用做对比实验的砒砂岩覆沙区。“在山脚下看到的是一个个土堆,但当我们真得踩上去,感觉完全不同,很多土块一受力就散了。一个不到百米高度的坡,我们相互搀扶着走了近两个小时。”回想起砒砂岩区的千沟万壑,团队成员冯亦鸣仍心有余悸,但却更加坚定了他投身于生态修复的决心。
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团队终于研发出了具有高度安全性的改性亲水性聚氨酯(W-OH)材料,攻破多项关键技术,并于2014年在砒砂岩区开展现场试验研究。“打记事起,二老虎沟从没出现过这样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看到荒地终于变成良田,时任当地水保站站长的刘军不由发出感慨。
10年之后,由多位本科生组成的“点荒成林”社会实践团队亲眼看到团队前辈们“打下的江山”——抗蚀促生技术加上植物配制技术,让昔日的荒地上长起了山地苹果、酸枣、欧李和枸杞等。通过与当地政府及其他生态治理企业合作,团队已在全国七省份开展60余个工程项目,实现治理面积超45000亩,带动当地就业12000余人。行走在暖水乡,农户们拉着团队成员的手,称赞道:“点荒成林,真是名副其实。”
10年时间,团队中的很多人像梁止水一样,由实践团队员成长为技术团骨干,同时也有很多像肖塬一样的年轻人,满怀着壮志加入这场点荒成林的接力。“生态修复初见成效,但远远没有结束。”梁止水说,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如何在修复后的土地上大面积种植经济果林,产生经济效益,这是团队在考虑的问题。
时间:2022-08-23 作者:“点荒成林”实践团队 来源:“点荒成林”实践团队 关注:
- 奋斗是不灭的战火,振兴是永远的主题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广东省鹰嘴蜜桃项目队于2022年8月1日参加为期十天的实践调研活动,了解当地乡村产业对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的影响,响应国
- 08-23
-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心得
- 2022年暑期湖北师范大学勤敏小队实践队开展了“寻访乡村最美教师”的实践活动。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