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森语言常青,看一汪浙景碧绿

    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途径愈发广泛。为了探讨留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实践团成员决定进行线上绕口令接龙挑战,且通过接龙募集捐款, 每多一人参与接力则累积善款2元。实践团成员向浙江省高校留学生发出申请,重点介绍了中国绕口令文化的内涵,指导留学生学习绕口令,紧接着拍摄短视频参与接龙挑战。到目前为止共有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及嘉兴学院15名留学生参与挑战;其中累计善款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网爱心商店中购入儿童洗手皂,向儿童献上一份关爱。此次接龙挑战从留学生出发,增进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向国际友人展示更为自信、开放、文明的中国形象。
    同时,丰富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让世界人民眼中的中国形象越发亲近生动,实践团又进行了第二项实践——“返乡寻情”,带来浙江温州、丽水、金华、杭州四座城市的文化、历史与故事。
    首站是温州,温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是江南“鱼米之乡”,也是传奇的商业之都,其美食更是数不胜数。通过品尝糯米饭、瘦肉丸、灯盏糕等特色美食,我们可以感受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藻溪金牛牛杂”是一家古朴的店,店内干净卫生,牛杂肉质松软,令人回味;“多味小吃”聚浙江特色小吃于一家,尤其是糯米饭,色泽鲜艳,滋润柔软;各快餐店内鱼饼鲜而不腥,异曲同工;各小吃街、集市一到夜晚便热闹非凡……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每个温州人背后,都有一部艰苦拼搏的奋斗史,同时,温州美食文化体现着温州人独特的创业、自主、开拓、创造的精神。
    第二站是金华。在金华的酒坊巷、八咏路等街区如今仍可以看见许多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民居,他们有的是有几百年经营历史的老店铺,有的则是兴盛了数十年的中医药馆。而在飘萍路和东市街上的“一街六馆”,则仿若带着我们回到了古时候的婺州城。火腿馆里,火腿的肉鲜味飘香四溢;婺剧馆里,乱弹唱腔流畅激昂;剪纸馆里,精美的剪纸述说着有趣的民间故事。
    第三站是丽水。丽水松阳的南直街,留存了沧桑的时间过往,让今人赞叹它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它不仅历史悠长,更有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漫步在老街上,脚下的青石板路被时间磨得光滑、平整,两侧的店铺让人有种时光穿梭的感受。打铁、剃头、草药、制蓑衣、弹棉花、高腔……都述说着中国文化。
    最后一站,则是杭州。在世界眼里,杭州总是维持着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而丝绸,或许就是这份优雅最好的见证。杭州于丝绸而言,是孕育生灵的宝地;而丝绸于杭州而言,更是打开了它的世界知名度。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探访中,目光所及之处,不仅仅是精致、耐心与自信,更是在倾听它自己的语言和需求:杭州丝绸,不该被人遗忘,也不会被人遗忘。
    夏日的最后,实践团成员为实践的所有项目制作了视频、编写了通讯稿,也对语言文化、家乡文化的传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或许,实践本身能实现的很少,但未来,仍旧需要千千万万个我们,也因我们,而富有希望。
时间:2022-08-20 作者:李洋帆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推动儿童性教育,你我在路上
  • 机电学院赴延安宝塔区红色革命纪念馆总结报告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乡间采集显民风,童谣传扬在路上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