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商学院学子调研水电站赋能乡村振兴

河海大学“大别山水电集群赋能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队先后前往六安霍山佛子岭镇、安庆岳西黄尾镇、石关乡、主簿镇和合肥十八联圩等地,寻访习总书记足迹,聚焦“两山论”,围绕水电站效益、治淮历史、乡村振兴和红色精神等内容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归纳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业兴旺之路。
觅治淮工程,赞皖江安澜。习总书记强调,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实践团追随习总书记在淮河流域的考察路线,实地探寻佛子岭水库,考察水库新增五防闭锁系统、生态机组等基础设施。实践团参观淠史杭灌区及其展览馆,见证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深刻理解“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淠史杭精神与一脉相承的“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坚定爱国爱党理想信念,强化河海学子责任担当。
青坝育好水,迎驾助振兴。实践团队来到迎驾贡酒集团,跟随负责人探寻迎驾悠久的历史文化,细品独特的酿酒工艺,对标佛子岭优质生态剐水。千年福地,生态好酒,天然洞藏。团队成员进一步参观黄岩洞洞藏,体会集微生百优,柔中正以陶坛,品鉴原浆真味。迎驾创生态白酒伟业之新高,展中国生态美酒之风采,落地“两山论”的具体内涵,切实将当地自然、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助推乡村振兴。
寻霍山农商,探电商路径。实践团队广泛调研了佛子岭电站辐射下的霍山农产业发展现状,体验葡萄园大棚扶贫项目,采访当地黄芽石斛茶商和当地农商银行,实地投放调研问卷。在茶农家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在佛子岭水库影响下,当地自然环境逐步改善,青山绿水涵养优质农作物,农民依托茶产业、竹产业和生态农庄实现经济创收。同时,实践团队聚焦产业兴旺,探索产业下游,联系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协议建设河海大学实践基地,以大学生直播带货的实际行动为当地增收致富提供青年力量。
访政府机关,探兴农标榜。实践团寻访总书记足迹,追溯淮河流域发展的历史沿革,与水电站负责人和相关政府人员对接并开展线下采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并根据前期实地调研,对当地产学研规划、融媒体宣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贡献河海智慧。
览岳西电站,承红色精神。实践团重走红军路,沿红色图谱,赴革命老区——安庆岳西。团队深入严家水电站,参观电厂发电机组和监控室,并开展田野调查,就水电站效益、文旅融合模式和红色精神进行调研,与佛子岭地区进行纵横对比,强化因地制宜的发展认知。同时,实践团队挖掘红色基因,前往大歇村502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走访红二十八军大本营,参观大别山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追忆百年峥嵘岁月。
听温泉汩汩,谋乡村发展。实践团调研岳西温泉镇,有幸采访安徽盛世天源国际养生文化集团董事长张杰先生。张总表示,“文化为魂,旅游为基,康养破题”,在围绕“弘扬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服务亿万人民身心健康”的宗旨的同时,也发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响应“返乡创业”的号召,坚守振兴家乡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谱写艰苦创业、奋力前行、蓬勃发展的华篇。
立茭白之乡,观脱贫成果。2018年岳西成为安徽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当地发展高山茭白产业的经验也成为全国产业扶贫的经典案例。在农业农村局蔬菜专家储海峰的带领下,团队前往“茭白之乡”石关乡和主簿镇的高山茭白生产基地。褚主任带领实践队员来到茭田,亲身示范如何采收茭白。原生态果菜专业合作社王社长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大别山茭白文化博物馆,领略了该地区岳西茭白的引进历史和种植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实践团成员对茭白之乡的了解。同时,实践团观察到主簿镇生态环境优美,蔬果品质极优,适宜发展高端民宿,牵头民宿设计师与当地政府对接,对于招商引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勇往立“巢”头,创新向未来。实践团追寻习总书记足迹,铭记“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的殷切嘱托,赴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考察,调研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建设进程。同时,沿着习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参观安徽创新馆,感受高端科研成果,领略高质量发展。
团队成员追寻习总书记足迹,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真切感受到“两山论”与乡村振兴的实际意义。习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乡村兴则国家兴,作为河海学子,实践团将以本次调研中的成功案例为典型,深入贯彻大别山精神,用水电站的新推力,拉动乡村振兴,用好“新资源”、汇聚“新人才”、拓宽“新途径”,助力安徽甚至全国乡村振兴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发展,做乡村振兴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时间:2022-08-19 作者:童馨 来源:“大别山水电集群赋能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 关注:
  • 推动儿童性教育,你我在路上
  • 机电学院赴延安宝塔区红色革命纪念馆总结报告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乡间采集显民风,童谣传扬在路上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