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师学子三下乡:传承黄河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为宣传黄河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自6月25日起,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双语一班的“传承黄河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主题宣讲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各个社区进行主题宣讲活动。作为“传承黄河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主题宣讲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我与小伙伴们一起利用充裕的假期时间,以社区为据点,通过线下宣传讲解、手绘黄河文化宣传展示图、与社区小朋友一起展开黄河文化手工绘制等多种方式向小朋友们以及社区居民宣传了我们丰富的黄河文化,认真仔细地讲解了黄河文化中所蕴含的黄河精神,并呼吁大家一起传承黄河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之所以选择黄河这个主题,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国”文明的诞生,到作为文化基因的正统观和“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到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再到“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这五个方面充分展示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黄河文化需要更好的弘扬,黄河精神也需要我们更好地去传承,黄河也同样需要我们更好地保护与治理。在准备本次宣讲活动的过程中,我与小伙伴们翻阅了许多书籍资料,在网络上查阅了许多文章,从对黄河的笼统印象到逐步细致地了解到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内涵,头脑中对黄河母亲的印象也逐渐具体化。黄河孕育了中华文化,黄河文化包括早期农耕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商文化等内容。同时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黄河文化体现在大禹治水中,体现在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也体现在黄河上艄公的号子中……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黄河以它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黄河宁,天下平。曾几何时,黄河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水害严重,“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冲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害作斗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正是黄河的精神内涵。传承黄河文化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将黄河文化将给更多的人听。在向小朋友们讲解黄河文化与精神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了小老师的角色,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与表达能力,也更进一步地将黄河文化内化于心。我们还带领着小朋友们做手工,画画,运用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技能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黄河文化。黄河是一条历史之河、文明之河,黄河文化融合在流淌五千多年的民族血脉中。通过本次活动,不光使我们自己加深了对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理解,也将黄河文化更好地宣传给了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黄河文化与精神的内涵。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时间:2022-08-19 作者:张可心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 关注:
- 奋斗是不灭的战火,振兴是永远的主题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广东省鹰嘴蜜桃项目队于2022年8月1日参加为期十天的实践调研活动,了解当地乡村产业对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的影响,响应国
- 08-23
-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心得
- 2022年暑期湖北师范大学勤敏小队实践队开展了“寻访乡村最美教师”的实践活动。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