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11名实践队员自发组队,在不同的城市开展返家乡的社会实践,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发挥县级团委的“生源地”优势,积极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同时我们的言行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全面落实“返家乡”试点目标任务,积极参与建设了家乡的建设和推广了家乡的产品。
为最大利用实践团不同家乡的区位优势,实践团首先举行了线上关于实践内容的讨论,进行相近地区的人员分组,确立实践的主题和内容,充分挖掘各地的特色产品和文化特色场地。
“乡村兴则国家兴”,建设新农村,对中国农民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在这短短的六天中,我们对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胡家镇小荒村进行调研分析,解析他们的发展经验,包括他们在发展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他们今后的思路及发展中改进的情况。另外,还调研了当地村民村委在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体会和想法、期望和要求,切实感受到了农村振兴以来的巨大变化。
营口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港口城市。这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优秀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海产品,因地制宜发展始终是农村地区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营口人民因地制宜,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海参养殖产业,并在近年不断加强对产品品质及养殖环境监督,对个体养殖户小公司进行集中整合专业培养,不断改良养殖技术,用科学方法迈向致富之路,在各地均享有良好口碑 。实践团队采访了养殖海参的工作人员,对海参的养殖方式及规模有了一定了解,对海参养殖基地进行了考察,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对产品等进行宣传,为当地的海产品基地建设贡献出了青春力量。
浑河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历史上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同时也是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抚顺位于浑河流域上游,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污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上涨,单一个抚顺特钢,每天就排放出2万余吨的工业废水,使浑河抚顺段、沈阳段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超标。经历政府及当地人民多年努力,浑河环境日益变好,抚顺依托浑河创造十里滨河生态园,成为城市河湖开放式公益性水利风景区。实践队员在浑河周围考察,向当地人请教浑河这些年的变化,为治理污水树立标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该有的生态保护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