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诈骗,警钟长鸣

    防范诈骗,警钟长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等电信设备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校园师生已成了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生防范诈骗意识和能力,遏制诈骗案件在校园的发生,同时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反诈校园行”活动及山东师范大学团委的号召,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只只社会实践队”决定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
针对这一系列活动,实践队的成员们制定好了详细的活动流程以及准备工作。最终决定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线下宣传访谈工作的同时在线上也进行了诈骗知识的调查。反诈骗社会实践是一场持久的防守,路途遥远,需要每一个人齐心协力。队员们只是迈出了反诈骗的一小步,如人人都能提高反诈骗意识,那将是人们反诈骗意识很大的进步。
 
                  线上问卷调查,了解防诈情况
本次,我们队伍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在收集到的67份问卷中以小见大了解到,如今社会受骗人员主要集中在19~29岁之间,15人共计被诈骗29.8万余元,最高诈骗金额为12万。这部分人群手里有一定的资金,虽然有一定的反诈骗意识,但防范意识不足,因此容易被诈骗。由此可见,宣传反诈骗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由调查结果可知,目前普遍的诈骗方式为交友诈骗,如盗用账号冒充朋友实诈骗,但诈骗成功的概率是最小的,可见对于这一方面,人们的防范意识很强。诈骗成功率高的是兼职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和理财诈骗。诈骗者主要利用了受骗者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小便宜,自我防范意识不足进行诈骗。
那么我们如何防止诈骗呢?从个人方面,首先,要养成好习惯,如果接到陌生电话,首先看一下是否是外地的,尽量不要去接听外地的号码,如果手机是智能的,请安装国家反诈app等防诈骗的软件,能够一定程度防止已被举报过的诈骗电话。其次,接到任何有公信力的机构电话号称您的账户或者邮件涉及非法事件的时候,请相信自己,没有做的事情无须担忧。任何机构在冻结或者扣划您的账户时全部需要有合法的手续去银行执行,现在是法治社会,这些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再者接到亲朋好友或者师友的电话声称手术或者急需借钱的信息或者电话,请务必联系可以联系的熟人确认相关事项。诈骗分子往往利用遇到急事时容易慌乱和担心的心理进行诈骗,遇事沉着冷静,不要轻易相信。最后,伪基站的高度发达使得客户发生电信诈骗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作为高度发达的诈骗手段,仿基站往往防不胜防,在这里,如果收到这样的信息。一定要了解机构公示的客服电话,而不是去联系仿基站发过来的网址或者联系电话。在生活中,我们要想不被诈骗,就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从政府、社会方面来看,要加强各地防诈骗咨询热线的宣传,调查发现60%的人不清楚居住地的防诈骗咨询热线。加重宣传受骗后处理方法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多采用小视频,宣传讲座,反诈骗软件或活动等方式,积极呼吁群众参与到反诈骗宣传活动中。
天上不会掉馅饼,反诈骗,从我做起。


志愿服务队在各自社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活动,深入的调查了关于诈骗的一些情况。我们大学生自身在专业学习之余,自觉尝试接触社会,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加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重视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不清楚的事宜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咨询;再者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一旦出现意外,沉着冷静,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及时与父母和老师沟通。同时自己也要好好反省反省,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在访谈中,关于被骗原因中最多的是有的人们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并且还应该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发现电信诈骗要及时报警。如果掉入不法份子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但是通过访谈看大部分的人还是不会进行报案的。诈骗案件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其背后所衍生的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和思考。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要及时报案。在访谈中,提到要多加宣传来推进防诈骗。因此我们可以向各地社区建议一些宣传的活动。可以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大喇叭定时播放、街头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安装等方式,宣传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范意识。同时,发动网格员、各级党员干部、志愿者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志愿者,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防范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做到反诈宣传家喻户晓。

“只只社会实践队”在山东省东营市汇丰社区“萤火虫”小课堂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共和中学开展了防诈骗宣讲活动,其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对诈骗行为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防范手段和工作机制。实践队员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为大家奉献防诈骗的小视频,PPT,小故事,让学生在欢乐中认识到诈骗的多样形式。志愿者集结孩子们,为孩子们讲解防诈骗知识。志愿者们用“以案释法”的方式面对面分析网恋骗局、兼职刷单等专题诈骗案例,讲述诈骗种类、惯用的手段和套路、防范常识知识,为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提醒孩子不盲目向他人提供个人身份信息,不轻信任何网络电话,不要随意给他人转账,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如若遇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警求助,防止上当受骗。通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学生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使学生从思想上领会开展此次防范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警惕性,保护自身和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形成全民反诈良好局面,构筑居民财产安全的防护墙。
时间:2022-08-12 作者:张睿 来源:互联网搜索以及问卷调查 关注:
  • 推动儿童性教育,你我在路上
  • 机电学院赴延安宝塔区红色革命纪念馆总结报告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乡间采集显民风,童谣传扬在路上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