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下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綦江”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大石壁社区,为30名小学至初中阶段的儿童带来一堂温暖的生命启蒙课。实践队员以“我从哪里来”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游戏体验,引导孩子们理解生命起源,感悟成长责任。
创意游戏解码生命奥秘
课程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用科学互动揭开生命诞生之谜。
“孕妈妈体验”:孩子们将气球塞入衣服模拟孕期。在“孕周”推进中,同伴们积极担任“小督导”——认真核对气球大小是否符合月份特征,提醒“孕妈妈”完成弯腰、坐下等动作。一个小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气球才到五个月,起身都吃力了,妈妈怀我十个月太辛苦了!”
(社区小朋友参与“孕妈妈体验“)
“生命竞赛”:精子游泳赛将课堂推向高潮。孩子们化身“小精子”模拟游泳比赛,争夺象征卵子的冠军礼物。现场加油声此起彼伏,当冠军艰难触达终点时,实践队员适时引导:“这场三亿分之一的胜利,就是你们生命的起点。”
(实践队员讲解“我们从哪里来“)
三重维度深化成长认知
实践队创新构建“生命教育-自我关爱-社会责任”教学闭环:
溯源知恩:通过孕期模拟、生命竞赛,理解生命来之不易;
学会自爱:强调“爱护身体需好好吃饭、锻炼,守护心灵要乐观向上”;
推己及人:倡导“不嘲笑、不伤害他人”,将自我关爱延伸为社会责任。
带队教师李清高度评价课程设计:“用气球动态展示孕期变化是极具创意的教学突破。孩子们通过身体力行,真正体会到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实践队与社区小朋友们合影)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綦江”团队本次生命教育课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替代知识灌输,让抽象的生命价值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成长养分。实践队员表示:“我们希望孩子们记住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