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学子:赓续百年薪火,永承青春担当
常州工学院理学院“赓续百年薪火,永承青春担当”实践队于2024年6月22日至24日先后奔赴常州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青果巷等红色文旅场地,先后开展了场馆参观感悟、志愿讲解服务、红色问卷调研等活动。活动通过参观感悟、实践调查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直观的感受常州市红色文旅事业的发展现状。
前期准备工作:未雨绸缪,力求完美为确保实践活动顺利有效的进行,队长王洋多次前往各个红色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与纪念馆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共同商讨活动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团队定期召开小组会议。他们精心设计了参观路线,确保尽可能的覆盖常州多个红色文旅场地,同时融入参观后讨论环节,让每个参与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也为他们后续的志愿讲解与问卷调研做足准备。此外,实践队还提前结合现有文献制作预问卷,并将其发布于微信、校园墙、抖音等社交平台。
追寻红色足迹:学习交流,共享感悟22日下午,实践队员们集体来到张太雷纪念馆。他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厅,从珍贵的文物到详尽的史料,再到生动的场景复原,每一处都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在讲解员的讲述下,那些曾经只存在于书本上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变得鲜活而立体起来,让学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不仅注重历史事实的准确传达,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讲解得清晰明了。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和讲解员之间还时长通过提问、互动的形式,激发整个团队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23日,团队成员分组展开恽代英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等其他红色纪念馆的参观。恽代英曾说:“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发出更多的光和热,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作为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其革命生涯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在纪念馆中,团队成员通过细致入微的展览,深入了解了恽代英同志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志愿服务:热情周到,温暖人心次日,团队成员在经过参观学习后,重新返回张太雷纪念馆,由先前的游客更化身为一支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他们心中那份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对公益事业的满腔热忱紧密相连,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团队成员王涵在向游客讲解文创产品背后故事时,曾感叹道:“张太雷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如同明灯一般,照亮了每个参观者的心灵,激励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该像“太雷”同志一样为祖国的繁荣,社会的进步,‘谋将来永远的幸福’”。

图为实践队员王涵向游客讲解三杰文创产品。王洋 供图
问卷调研:聚焦红色文旅,探索融合之路24日一早,按原先制定的计划,实践队员们分组前往自己所在周边的公园社区等地,深入游客、居民及旅游从业者等群体,倾听各方声音,聚焦红色文旅的热点与难点。实践队员吴越剑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机会,尽可能的收集相关的有用数据,通过自己所学的数学建模知识为常州红色文旅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是
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的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是一座精神丰碑,都印刻着我们党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本次实践,队员们成功将课堂所学与实地调研紧密结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旅社会实践。他们不仅深入探访了常州的红色遗迹、纪念馆及革命旧址,还积极研究如何将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公众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通讯员 王洋 徐文清)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集体合照。 王洋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