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赴常熟沙家浜,传承红色基因启新程
(通讯员 张澜曦)
在热情如火的七月,来自常熟理工学院“青春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前往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红色景区的实践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学习,深刻领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文化,为新时代的青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启程:青春与历史的交汇
7月5日清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常熟理工学院
的校园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随着校领导的一声令下,“青春筑梦”实践团队整装待发,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胸前的校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式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该校团委精心组织,旨在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沙家浜初印象: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抵达沙家浜的那一刻,青年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碧波荡漾的湖面与远处错落有致的江南水乡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以及详尽的文献资料,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青年们仿佛亲眼见证了新四军战士如何在芦苇荡中与敌人斗智斗勇,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与自由。
芦苇荡中的沉浸式体验:重走英雄路
午后,实践团队乘船深入芦苇荡。这片茂密的芦苇丛不仅是沙家浜的自然奇观,更是当年新四军战士英勇抗敌的重要战场。随着小船缓缓穿梭其间,青年们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当年的枪声与呐喊声。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下,“智斗胡传魁”、“芦苇荡火种”等战斗故事让青年们心潮澎湃,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此外,团队还参与了一场模拟的“游击战”体验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了当年新四军战士的机智与勇敢,深刻理解了游击战术的精髓。
访谈老战士:聆听历史的真实声音
傍晚时分,实践团队有幸邀请到了一位曾在沙家浜地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进行座谈。老战士虽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言谈间透露出对那段岁月的无限感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青年们讲述了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和革命胜利的喜悦。老战士的话语质朴而深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青年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实践的最后一天,团队围绕“红色文化的新传承”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计划将此次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制作短视频、撰写博客文章、举办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了解并学习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结语:青春在红色沃土上绽放
随着一周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青春筑梦”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踏上了归途。沙家浜的红色足迹不仅留在了他们的心中,更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他们深知,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只有传承红色精神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前行。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青年们对革命历史的了解与认识,更激发了他们爱国爱党的热情与责任感。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张澜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