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8月6日,晓星杏仁实践团走进淮安市淮阴区贝贝乐海通幼儿园,以沈毅烈士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生动活泼的红色课程。
(一)一抹中国红:纪念馆物品展示与讲解
图1为实践团成员介绍纪念馆相关照片
章馨忆同学通过一张张精美的PPT画面,让小朋友们仿佛身临其境般漫步于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纪念馆内,了解馆藏文物与展板,感悟沈毅烈士革命的艰辛。1925年初,沈毅受组织指派回到家乡,开展革命工作,传播红色火种。其中,在革命文化传播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文物是一只藤包,被实践团成员着重介绍。章馨忆同学在展示革命文物图片的同时也与小朋友们进行了友好的互动,如展示冲锋号、大刀等文物照片时,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去推测这些文物的用途,小朋友们热情高涨,一只只小手不间断举起来,这不禁让成员们更加感受到传播红色文化的意义与重要性。
图2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沈毅烈士革命故事
图3为小朋友们参与课堂活动
(二)手工传红心:制作带有五星红旗的蒲扇
图4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完成手工制作后的成品展示
讲解与展示环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红色手工活动---制作带有五星红旗的蒲扇。从实用性角度来看,蒲扇可以给炎热的夏日带来一片清凉;从传承性方面来说,五星红旗是团结的、革命的、胜利的旗帜,是人民的旗帜,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象征着革命人民大团结。手工制作环节更好地调动了青少年学习红色知识的积极性,提升了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也使孩子们更深刻地领悟祖国繁荣昌盛来之不易。
图5为实践团成员帮助小朋友进行蒲扇制作
图6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共同捏橡皮泥
(三)总结
在讲解中了解红色,在制作中感悟红色。一座座红色纪念馆,记载了我们党艰难却辉煌的奋斗历程。实践团成员们挖掘红色文化,讲好革命故事,通过宣讲沈毅烈士的革命事迹与开展手工实践活动,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将耀眼而深沉的红色带到群众中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