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感悟传承红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8月18日,长安大学赴山西省左权县暑期实践队前往杨家庄、十字岭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沉思悼念 追忆往昔
8月18日上午,实践队在太行抗战研究院特聘志愿者韩建忠的带领下参观兵工厂烈士陵园,队员们共同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倾听这样一首悼词:“一只黄铜烟袋锅,锈迹斑斑,它被深埋地下,整整八十年,它是二十几位死难烈士,共同而唯一的陪葬品……”它见证了二十几位兵工烈士的英勇牺牲,在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里,他们以生命铸就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以这只烟袋锅为证,铭记他们的奉献,传承太行精神。

实践员了解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军工精神 薪火永存
随后实践队走进杨家庄军工遗址。韩建忠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军工厂坐落于太行深处的前因后果,早在1937年之前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已经有抗战同志村里逐步的活动宣传抗日,同时杨家庄自然形成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使得杨家庄在日寇炮火中得以保存。在遗留的简陋车间里,韩建忠先生向我们讲述了默默在太行深处奉献的军工先烈的历史,走在遗址中,实践队员们还不时能发现一些散落的铁砧、锤子等生产工具,它们虽已锈迹斑斑,但依旧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重量。看着一件件军工奇迹,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能看到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军工先驱们。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实践队员认真聆听
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红色是左权最鲜明的底色。87年前的今天,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42 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指挥反击日寇“大扫荡” 中在麻田十字岭壮烈殉国,从此“十字岭” 以独有的历史厚重感镌刻在了中国抗战的版图中,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底里。左权将军,原名左纪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军事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左权将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左权将军殉难处纪念馆
1942年,在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难的阶段,左权将军在指挥八路军总部直属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7岁。他的牺牲,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重大损失,但他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来者。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历史影像,详细记录了左权将军的生活点滴和战斗历程。实践队成员们仔细观看,不时驻足讨论,无不对左权将军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实践队员们观看左权将军生平事迹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军长达八年的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左权将军作为太行精神的英勇实践者和杰出代表者之一,其优秀的品格和革命主义精神将永远是实践队员们学习的榜样。
实践队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