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社区治理理念,调研数字赋能经验”,2024年7月8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学生社区“走进基层共创社区未来,数字赋能谱写时代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武汉市纸坊街道新北路社区、幸福社区进行参观学习,向示范性典例学习。
7月8日上午9点,实践团队到达新北路社区进行特色品牌——“新欣向荣”的学习。新北路社区辖内曾多为“三无”小区,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而版图面积约1平方公里,居民3157户。基于辖区“点多、片散、面广”的特点,结合由于小区历史遗留问题,新北路社区在基层治理,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摸索出“4745+”基层治理工作法,即:“社区是我家”基层治理工作法。通过大力塑造“家文化”、营造“家场景”、融入“家理念”,将“家”体系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柔化剂,拉紧社区与群众的情感纽带,形成了“社区一家”的良好共治氛围。此外,社区坚持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划分四级党组织架构,通过榜样模范作用,实现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辐射带动建设。
通过座谈,实践队员了解到新北路社区开展的基层工作,时刻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将基层工作做到居民心坎上,与居民实现“新心向荣”,为其他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跟随新北路社区工作者的脚步,实践团队来到了食品工业小区的乐邻小院。据了解,乐邻小院前身仅为一陡坡,后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的方式,最终敲定了乐邻小院的建设。一经建立,乐邻小院充分发挥公共场所的关键作用,成为“板凳会议”的主阵地,为社区、居民、三方等进行会议商量社区大事小情提供便利,打造便民平台。
7月8日下午15点,实践团队到达幸福社区进行特色品牌——“幸福创想家”的学习。幸福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1996年,社区历史悠久,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老旧社区,辖内共有3583户,总人口8617人,治理问题较为复杂。幸福社区在上门入户,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摸索出“1314”法,通过打造“1个核心引领”,即幸福社区国税小区联合党支部、“3种治理模式”,“1项品牌创新”,“4类服务角色”,通过“共同缔造、幸福1314”的方式,促使居民身份完成从观众向主力的转变。
通过对社区工作者的人物专访,实践团队了解到幸福社区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打造网格化管理,发展群众中有号召力的居民,满足众望所归,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作用,与社区进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极大地激发居民积极性,提升居民群众自治的参与感、幸福感。跟随社区副书记的脚步,实践团队来到了国税小区。通过巧妙利用、改造空间,幸福社区将国税所旧址改造为一特色展馆,为各样纸制品提供展地,打造纸坊街道特色宣传地。据了解,国税小区内曾因道路旁种地带来的环境问题产生争议,通过开展“板凳会议”,最终社区和居民共同协商,肯定居民心中所想,将菜地改造为花坛,在维护小区风貌的同时,也为环境净化出力。“板凳会议”因时制宜、突破陈规,既拉近了社区和居民彼此的距离,为真心话的输出提供便利;也为“共同缔造”项目的打造提供人民的力量。
通过对“共同缔造”项目的实地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社区治理,重在民心,应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此行,相信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对“共同缔造”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期望各成员未来能转化经验,优化措施,助力学校学生社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