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7月20日至24日,在东胜团区委和指导老师苗行生、王润涵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内蒙古鄂尔多斯“青春筑梦·共融蒙情”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展调研活动。
·文脉千年,华夏瑰藏不竭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的号召,实践团队先后走进了青铜器博物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黄河,从草原上流过,见证了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四五千年前的人们修筑起庞大的石城,秦修直道,汉征匈奴,文明惊涛骇浪般碰撞又交融,金箔和青铜器上猛兽相斗,不竭的、野性勃发的生命力在千年文物上闪烁。每位实践队员都表示,应当倍加珍惜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保护与传承,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得以延续,让华夏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实践团于青铜器博物馆、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
·古今交融,中华同心永固
实践团队前往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伊金霍洛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基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理念和民族工作成就。馆内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以互动展板、虚拟现实体验的方式展现中华五千年的民族交往交融发展,队员被传奇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进程所吸引,深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团结意义重大。在学习过程中,实践队员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也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迫切期望为民族团结共进的伟大事业奉献力量。
实践团于伊金霍洛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和东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参观
康巴什,一座于荒漠中建起的新城,以超前的规划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康巴什为市民提供宜居环境的同时发展前沿科技,普及无人交通、智能清洁,尽显现代化绿色城市风貌。康巴什的土地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佳话,市民文化广场等文化地标彰显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民族交流碰撞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正如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一样,康巴什的繁荣与发展也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在这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实践队于康巴什市民广场参观
·传承不息,携手共建伟业
实践团队探访蒙艮仓银匠文化和鄂尔多斯集团,领略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独特交融,认识到企业文化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蒙艮仓银匠文化融合非遗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打造精美银器,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鄂尔多斯集团通过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关爱员工与牧民,优化生产环境,提供可持续发展路径,捐资助学、救灾减灾,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民族互助繁荣。这些探访不仅让实践队员们领略到文化交融的绚丽果实,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宏观的战略思想,更是社会各界勠力同心携手共进的伟大事业。
实践团于蒙艮仓银匠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荣朝集团参观
在社会实践中,长安大学“青春筑梦·共融蒙情”实践队深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深刻领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团队不仅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感受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更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中,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理解。同时,康巴什的现代化绿色宜居典范,以及蒙艮仓银匠文化与鄂尔多斯集团的民族共融实践,都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生动实践。此次实践,不仅增强了队员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不断增进“五个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供图供稿|王英祺 方孜轩 张喆康 刘烨琦
供稿审核|王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