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文脉传承 博物致知“长安大学“青春筑梦·共融蒙情”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08-2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0日,在东胜区团委和指导老师王润涵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内蒙古鄂尔多斯“青春筑梦·共融蒙情”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探寻青铜光华中的交融密码。

实践团在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合影(刘烨琦\摄)

鄂尔多斯,地处黄河“几”字弯环抱内,南过长城连中原腹地,北逾黄河越阴山,接蒙古高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碰撞交融,滋长相成。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不仅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代表,成为中国“北方系青铜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搭建起中国中原地区文化与欧亚草原文化沟通的桥梁,在世界青铜文化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践团在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参观(刘烨琦\摄)

       在参观的过程中,队员们有幸遇到了由内蒙古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塞上风光无限好——走西口历史文化陈列”巡回展览,同学们认真观看清至民国时期各类民俗文物、珍贵照片及纸质资料,通过图片+实物的方式,亲身体验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西口地区)明清以来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融合发展的历史。从令人追忆的西口往事到波澜壮阔的塞上农兴,从逐步发展的商业繁荣到暖人心田的民淳俗厚,从艰苦创业造就的百工兴旺到各民族融合的百花齐放。以杀虎口、板升、雁行、复盛公、大盛魁、隆盛庄、二人台、漫瀚调......一个个遥远而又熟悉的称呼,串联成一部沉甸甸的历史,留在时代的记忆里。让重走“西口路”的人能够感悟先辈们曾经为希望和梦想开拓进取、不畏艰辛的智慧和精神!为我们建设繁荣稳定,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实践团在”走西口”陈列馆学习(刘烨琦\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通过本次博物馆所展览的文物珍品展示,实践队员深入了解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历史文化脉络,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共生,切身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我们将以此次为契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导牢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觉,深化文化认同。

  供图供稿|王英祺 刘烨琦

  供稿审核|王润涵

作者:王英祺 刘烨琦 来源: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挺膺|长安大学赴山西省左权县暑期实践队开展基层走访活动
  • 科技直播架桥梁,乡村振兴展新篇
  • 科技直播架桥梁,乡村振兴展新篇
  • 直播助农作为乡村振兴和网络扶贫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兴产物,正在引领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为探访王哥庄百年大集直播对当地乡村振兴进程
  • 08-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