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地方医疗机构师生共50余人前往安徽黄山歙县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徽州古城共同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涉及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陶行知纪念馆、歙县廉政“三示”教育基地、家风家训馆以及王任之故居等多个重要历史文化和红色教育基地,旨在深化学生们对红色基因、红色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图为徽派三雕的陈列 陶国栋摄
第一站到达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在导游的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师生们领略了徽州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了徽商、徽派建筑、徽州文房四宝等徽州特色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展览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让同学们更加深切地理解了徽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图为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国栋摄
第二站到达陶行知纪念馆。馆内展品主要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爱国事迹。陶行知先生既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卓越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又是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和共产主义战士,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陶行知先生推行国难教育事迹 陶国栋摄
1935年“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后,全国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陶行知成为全国救国会领袖,积极推行国难教育。1936年7月,他受全国救国会的委托,以国民外交使节的身份出访了欧、美、发、非28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救国主张,并为国际反法西斯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团队师生参观陶子示范厅 陶国栋摄
第三站到达歙县廉政“三示”教育基地。廉政三示教育基地是歙县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徽州传统廉洁文化资源构建的一座现代化教育基地。基地内设有序厅、历史昭示厅、陶子示范厅、纪法警示厅和尾厅五大展区,各展区不仅呈现了清官、御史、廉名等历史人物的廉洁事迹,还深入解析了古代先贤和反面典型的故事,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图为“世代忠孝”家风家训 陶国栋摄
第四站到达安徽歙县家风家训馆。安徽歙县家风家训馆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之一,致力于展示和推广家风家训文化。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家谱、家书以及历代家族的家规家训。这些展品见证了家族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各个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以及家风家训在塑造个人品德、维系家庭和谐以及促进社会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王任之故居内部仰视图 陶国栋摄
最后到达王任之故居。王任之故居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三进深二层木结构建筑,典型的徽派风格,体现了徽州古民居的建筑特征。王家世代行医,被誉为“新安王氏医学”,在徽州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王任之是这一中医家族的重要传人,他曾任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一生致力于中医学的研究与实践,对多种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治疗方法。这座古宅不仅是王任之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也是其医术传承的关键地点。2010年,这里被改造为王任之纪念室及新安医学传承基地,成为研究和展示新安医学的重要场所。
这次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无疑为学生们的今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道德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