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河南科技大学的一批有志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时代浪潮,深入洛阳市嵩县饭坡镇沙坡村,以青春之力开展了推广普通话、宣讲粮食安全、三农精神等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活动。他们怀揣着责任与担当,深入乡村田野,用知识与热情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成为了乡村发展道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普及普通话,绽放文明花
7月13日早晨,河南科技大学实践团成员在饭坡镇沙坡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首先为小朋友进行了标准的普通话示范诵读。随后,他们通过如绕口令比赛、诗词朗诵等一系列游戏,让小朋友们在欢乐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此次推广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说普通话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和兴趣。
点亮思维火花,开启科学之门
7月13日上午,发挥专业特点,在沙坡村民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会议室里,实践团成员与放假中的小学生和小朋友共同度过了一段充满惊喜与探索的时光。实践团成员精心准备,带领小朋友们一同进行了有趣的“大象牙膏”实验,随着实验的推进,当看到泡沫如牙膏般大量涌出时,他们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激动。这个实验不仅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欢乐,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
雅韵流传,漆扇推广
7月13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创意与乐趣的漆扇制作之旅。实践团成员们耐心地为小朋友们讲解漆扇制作的步骤和技巧,小朋友们则全神贯注地倾听,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开始了他们的漆扇制作之旅,孩子们首先进行调色,随着颜料在水面上一层一层晕染开来,小朋友们拿着玻璃棒让纹路随即变换,再使用旋转法和“Z字法”将扇面上色,随着扇面从水面退出,一把把精美的漆扇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小朋友们不仅收获了亲手制作的漆扇,更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心系国家,政策宣讲
7月13日晚上,晚风习习,村民们在晚饭后纷纷来到本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聆听了一场由河南科技大学实践团同学们带来的关于三农政策、二十大精神和粮食安全的精彩宣讲。活动现场,同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村民们解读了国家最新的三农政策,以及粮食安全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村民们聚精会神,听得十分认真,并不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风采展示、情融乡村
7月13日晚,在沙坡村的文化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向文艺汇演精彩上演。这场汇演由河南科技大学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共同参与。实践团成员用热情也带来了现代化的舞蹈《我们都是追梦人》、诗朗诵《中华颂》、歌曲《如愿》、《精忠报国》、《明天会更好》,实践团成员青春洋溢的歌曲演唱和活力四射的舞蹈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村民们也亮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小苍娃》,传统的戏曲唱腔韵味十足,民间乐器演奏婉转悠扬,充分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艺汇演的最后,小朋友们还进行了抢凳子游戏,小朋友们为拿到最后的奖品进行努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此次双向文艺汇演,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进了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它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平台,让乡村舞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河南科技大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深入洛阳市嵩县饭坡镇沙坡村开展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下乡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高校的担当与作为,更为沙坡村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和积极的影响。通过此次下乡活动,河南科技大学与沙坡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河南科技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关注沙坡村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帮扶模式和途径,为沙坡村的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沙坡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样板。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