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党史教育,以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初心使命,共同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固基石。2024年8月9日,成都理工大学“星光守护,爱筑梦桥”三下乡暑期实践团,深入小金县新桥乡北马村,探访了一位退伍后扎根基层、带领北马村走上脱贫之路的老党员——舒友乾村支书。这次探访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对初心与使命的深刻领悟。(通讯员 徐雨桃 胡峰源)
调研组的成员在正式访谈前,先向当地村委干部和村民了解了舒友乾同志的情况,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曾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领航家乡,共绘脱贫致富蓝图“为党为民为病患,利人利己利苍生”。北马村地处高半山,地势较复杂,村内居住点较为分散,青壮年大部分都外出务工,老人小孩则留守在村内。舒友乾村支书退伍后,选择回到家乡,担任了北马村村支书的职务。面对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他积极创新,将部队中培养出的坚韧不拔、用于担当的精神带到了他的工作中,依据北马村特色产业打造多条致富道路。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舒友乾村支书带领村民给北马村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要想脱贫致富,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舒友乾村支书深切地明白这一点,他四处奔波,争取项目资金,解决了北马灌溉与群众饮水问题,修建通村路4.2公里,田间路4公里。同时,他还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特色作物,鼓励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玫瑰、花椒、樱桃等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舒书记说“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下一步对于村子的发展我还有很多新的想法。我还要继续努力。”团队成员纷纷受到感染,表示要学习村支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将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心使命记心间,关爱村民显真情舒书记一家也是务农为生,家庭主要收入也是通过种植高半山几亩地和农闲时打点零时工,上有老母需要赡养,下有一双儿女在读书。舒书记现身说法,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传播给他的儿女。在看到老人儿子罗元江期望上学的眼神时,省吃俭用为他攒学费。谈到家庭时,他表示“我这一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将家中的两个孩子都送入了大学”。
在北马村,舒友乾村支书还有一段令所有人称赞的事迹。村内有一位老人年轻时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家中有一个年幼的孩子没人照顾。舒书记了解具体情况后,主动承担起照顾这位老人的责任。从一日三餐到衣食住行,舒书记将他当作自家的老人来赡养,一直到这位老人百年。这位老人只是舒书记乐于助人的一个缩影,村内的各种事宜、春耕秋收、瓜果采摘等在需要帮助时,都会看见舒书记的身影,不是很高大的身躯永远奔跑在最前线。在首届“最美小金人”评选表彰中,舒书记被评为“助人为乐”先进个人。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寄语青春少年最后,舒书记表达了对青少年的寄语“希望后一辈的年轻人,能够积极靠近党,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精神。愿你们以党的光辉历程为镜,以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为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通过与舒书记的深度对话,团队成员都体会到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表示青少年更应该去铭记和传颂他们的故事,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在奋斗中锤炼品格,在奉献中收获成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