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手工艺和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现象,7月21日,广东海洋大学颂竹道绿团队深入潮州竹博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这些调研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竹文化的认识,也加深了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和青年一代在其中的责任。
团队成员采访水上乐园工作人员
夏令营活动区内,厨师正在制作午饭
竹筑梦想:访谈竹建筑设计师
竹博园不仅是一个展示竹材应用和竹文化传承的平台,也是探索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实践场所。在对潮州竹博园的实地考察之后,本研究团队有幸与该园的首席设计师谢睿先生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话。在这次访谈中,谢先生不仅深入剖析了竹材在经济领域的潜在价值,还探讨了竹文化在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力。在谈到竹博园的设计理念,他指出这是一种“以形制形”,即以自然形态和环境条件为依据,塑造建筑结构和特性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了竹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一种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哲学。
为进一步加深团队成员对竹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理解,谢先生详细介绍了园区内的几项创新设计。其中包括融合江南乌蓬船和广西船屋设计元素的船舫,以及受到传统潮派建筑“四点金”启发而设计的竹结构建筑。此外,他还介绍了园区人工河的设计,该设计通过引入桑浦山的山泉水,并采用先进的暗流技术以减少水分蒸发,展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考量。这些设计细节不仅体现了园区在自然与人文方面的和谐统一,而且彰显了古代智慧与现代设计手法的融合,传达了谢先生对竹博园的精心规划和独特设计视角。通过这些设计实践,竹博园成为了一个展示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典范,为竹材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案例研究。
团队成员正在采访谢睿老师
潮汕竹影:刘师傅的手艺人生
刘师傅,拥有超过四十年的竹制品制作经验,他对于竹艺的坚守在当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在与刘师傅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尽管许多同行已选择转行,但刘师傅仍旧坚持着对竹艺的热爱和承诺。此外,刘师傅在访谈中表达了对竹艺传承的深切忧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竹制品在市场上逐渐被其他材料所替代,导致竹具家具等传统竹艺制品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这种趋势不仅威胁到了竹艺的市场地位,更使得许多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此次访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竹艺传统与现代挑战的深刻洞察,也凸显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手工艺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刘师傅的坚持与忧虑,为我们的研究增添了一重人文关怀的维度,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团队正在采访刘师傅
“绿美沙溪生态梦”不仅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更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本次走访调研活动,不仅使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绿色发展理念在当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也深化了我辈青年在推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