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宁师范大学:南疆国门推普行,润心护童促兴边

发布时间:2024-08-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南宁师范大学:南疆国门推普行,润心护童促兴边
       7月6日至7月13日,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语润南疆”实践队来到广西凭祥市凭祥镇柳班村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是该院第六次组织大学生“三下乡”实践队赴广西农村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期间,实践队充分依托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结合柳班村位于中越边境这一特点,开展推普宣讲与教学、进行壮汉双语送文化、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为推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
入屯入户,走访调研乡普现状
       7月10日下午,实践队精准发力,就边境少数民族群众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研。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面对面了解村民们的普通话使用情况。此次调研,实践队不仅关注了村民们的日常语言使用情况,还特别留意了当地村民对于学习普通话的态度。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不仅收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更为后续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帮扶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柳班村乃至更多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志愿者在对村民进行走访调查  黄小倩摄
趣味宣讲,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7月9月晚,实践队在班夫人公园文化广场举办推普宣讲活动。柳班村村干部、柳班村部分儿童及家长参加了本次宣讲活动。会上,实践队通过播放视频和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让村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迅速点燃了村民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随后,实践队队员从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意义和方法等六个方面向儿童与村民们进行讲解。现场笑声、掌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通过这次活动,村民们不仅学到了讲好普通话的实用技巧,还深刻认识到了普通话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对提高孩子普通话水平非常有益,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图为志愿者在推普宣讲会上表演情景剧  李思霖摄
双语送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柳班小学的教室里,实践队队员们精心设计了壮汉双语歌曲《敬酒歌》的学习课堂,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双语学习的桥梁。在队员们的带领下,孩子们一句一句地学唱,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向往。两名主讲队员通过汉语与壮语的交替教学,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更多的语言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向孩子们进行壮汉双语教学  黄欣燕摄 
墙绘增色,点“靓”柳班缤纷画卷
       实践队为充分发挥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子多能一专的专业优势,希望能结合柳班村的特点绘制一幅宣传墙绘,为柳班村乡村振兴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经多方协调,墙绘点最终选定为柳班小学的外墙,墙体长度14米,高度1.6米。墙绘由三个主题、三幅画面组成,分别是“推普助兴文化,携手共创未来”“润心呵护儿童,共育国门新苗”“融合民族力量,齐力稳边固边”。7月8日上午,实践队队员们化身为画匠,右手持画笔,左手拿色盘。随着第一笔色彩在墙面上绽放,墙绘创作正式拉开帷幕。队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勾勒线条,有的则专注于上色填充。最令人动容的是,不少孩子兴奋地围在画前,用稚嫩的声音询问能否参与。于是,队员们便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共同参与墙绘创作。经过多天的辛勤努力,原本单调的墙壁被装扮得五彩斑斓、生动活泼。整幅墙绘不仅体现了柳班村作为边境村的特点,更蕴含着实践队队员们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和边疆地区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进行墙绘创作  黄喜翠摄
 
作者:林雨露 来源:南宁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湖医学子:携手童心,共造七彩梦
  • 湖医学子:携手童心,共造七彩梦
  • 为减轻父母带孩子的压力,增强6-12岁儿童的自我管理意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2024年7月湖北医药学院七彩社区暑期社会实践队,响应
  • 08-22
  • 携手童心,共绘彩虹--暑期托管初体验
  • 蚌埠学院学子三下乡:走入基层丰富乡村
  • 暑期实践
  • 村委会做志愿者打扫卫生、指挥车辆
  • 08-2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