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防汛新篇章,“百千万行”共担当,助力白花镇防汛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防汛抢险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惠州市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多次严重洪灾,如1979年台风暴雨导致的西枝江大洪水,下游堤围全线溃决,惠东全镇被淹,惠州市被淹一半。这些历史洪水灾害给惠州市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凸显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实践地的惠州市惠东县白花镇,地处西枝江中游南岸。由于镇上的白花河作为西枝江的一级支流,水系错综复杂。每当雨季来临,较易发生内涝。惠东县政府于2018年底着手规划,提出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15亿元,并于2020年9月8日完成省级立项,同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白花河流域的防洪排涝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风险,保护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为了更有效提升白花镇居民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加强防汛抢险力量,推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惠州学院“堤水不漏”分队积极参与了以“防汛抢险”为核心主题的暑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预将通过广泛普及防汛知识与推广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装配式槽钢围井技术,增强当地居民的防汛意识,提升白花镇的防汛能力,进一步增强防汛工作的实效性,共同构建防汛安全的坚实屏障,守护好每一条生命安全的“防线”。

图为指导老师、实践团队成员与惠东县政府人员进行相关交流。惠州学院通讯员 黄尚鸿 供图
坦塘村入户走访,防汛宣传进万家 7月9-10日,实践分队来到了惠东县白花镇坦塘村。坦塘村作为一个地势相对较低且紧邻白花河的村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每当汛期来临,白花河水位上涨迅速,加之坦塘村周边缺乏有效的防洪屏障,导致村庄极易遭受洪水侵袭。在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坦塘村几乎成为了白花镇防汛工作的“重灾区”。特别是在2018年的那场严峻汛期中,坦塘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洪水肆虐,洪水淹没高度可达半层楼之高,大片的农田被淹没,庄稼受损严重,村民们的生计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极大地提高了白花镇的防洪能力,为坦塘村这样的沿河村落筑起了一道防洪屏障。但防汛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仍然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投入。对此,实践团队决定以坦塘村为主要宣传实践地点,深入基层、走进农户,开展一系列入户走访活动。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村民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希望能够为坦塘村的防汛工作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针对坦塘村的实际情况,实践小队精心策划并印制了内容丰富、极具针对性的防汛知识宣传册,并为村民提供实用有效的防汛指导。村民们也以满腔热情回应着实践小队的到来。百姓们向实践小队述说着过去洪水肆虐的惨痛经历,他们说到:“2018年洪水来的时候啊,最高都能到门框这么高。洪水一来,村干部就马上组织村民到高处去避难。田地,家具被淹也没办法,生命要紧。现在排涝治理工程做好了,就不再那么担心汛涝灾害了……。”从村民的话语中感受到洪水灾害的肆虐无情,更透露出大家对保卫家园、抵御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也饱含对党的感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实践小队力求将防汛意识植入人心,提高村民们的防汛意识和自救能力,让防汛行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共同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家园。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入户进行防汛宣传。惠州学院通讯员 黄尚鸿 供图
防汛讲堂,助力防汛技能深入人心 7月11日,阳光正好,突击队来到了惠东县白花镇沿河社区进行防汛宣讲。村干部、水力部门技术人员和乡亲们闻讯赶来,宣传室内座无虚席。宣讲会伊始,实践小队的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踏上了讲台。他们深知,每一句话、每一个案例,都可能成为乡亲们心中抵御洪水侵袭的坚固防线。于是,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防汛的重要性娓娓道来,仿佛一幅幅洪水肆虐与人们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画面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
“乡亲们,防汛无小事,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实践小队成员以她坚定而有力的声音说着,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我们不仅要了解防汛知识,更要掌握科学的防汛方法,这样才能在灾害来临时,从容应对,保护我们的家园。”并以提高当地防汛能力为初衷,对惠州学院“堤水不漏“突击队提出的装配式槽钢围井这一创新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通过新技术的推广为当地的防汛抢险工作注入新的力量。在场人员认真倾听,脸上洋溢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赞许。
宣讲会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不仅传播了防汛知识与技术,更为白花镇的防汛事业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同时,它也成为了突击队成员们坚定未来为防汛事业继续贡献青春力量的重要契机。他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白花镇的防汛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乡亲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安宁幸福。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白花镇沿河社区宣讲防汛知识。惠州学院通讯员 黄尚鸿 供图
实地调研,共同探讨防汛抢险新方向 7月12日,在水利部门人员带领下,以促进双方深入的交流与切磋为目的,“堤水不漏”突击队来到白花镇防汛排涝治理工程的主体部分——镇区水闸进行实地调研。部门人员介绍道:“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项目,历经两年多的紧张建设,其主体工程现已基本完成,并成功经受了暴雨的严峻考验,有效避免了汛期对当地居民的负面影响,保障了居民的生活安宁。”实践小队的成员认真的聆听着,并能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学校在防汛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地方防汛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经过深入的技术交流,突击队吸收了当地对防汛排涝治理工程的独到见解和实战经验。同时对方也对“堤水不漏”小分队提出的装配式槽钢围井等创新技术的潜力与应用前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次实地调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双方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防汛措施、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交流的内容也为突击队日后的研究和优化方案提供了方向,突击队员将针对性的继续深化与基层单位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白花镇水利部门人员在白花河镇区水闸进行交流。惠州学院通讯员 黄尚鸿 供图
时光如白驹过隙,短暂的三下乡活动很快落下帷幕,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堤水不漏”小分队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显著增强了当地居民的预防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并以新技术的推广为当地提升防汛抢险能力带来新视角和新途径。“堤水不漏”突击队深知防汛之路任重而道远,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基层,普及防汛知识,提升民众的防汛能力,同时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为防汛工作提供更先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共同守山河无恙,保人民安康。一周时间虽短,但每位队员都一步一个脚印地感受了白花镇的变迁和发展,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白云苍狗,突击队也将携手白花镇,共同描绘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