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暑期三下乡:破解地方院校就业结构性难题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我们作为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一支专注于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的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在2024年7月11日启程前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探索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因素,为解决就业难题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我们的第一站是亳州学院。因为队内有一位成员是当地人,我们还特意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牛肉馍作为早餐。餐后,我们在校园内走访,注意到图书馆周围聚集了不少学生,大多是准备考研或已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大三大四学生。我们采访了一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长,他表达了希望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愿望,这可能是许多毕业生的共同心声。
图为团队成员在亳州学院前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馨月 供稿
接着,我们访问了华佗国药场。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家公司更倾向于招聘专科生而非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认为,求职者的能力和情商更为重要,而不是仅仅看重学历。此外,考虑到培训成本、薪酬以及适应期等因素,专科生被认为更具性价比。
图为团队成员和华佗国药场的人事部部长讨论大学生招聘和就业相关问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馨月 供稿
最后,我们来到了普润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负责人提到,他们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看重两点:一是应聘者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二是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此外,由于地方政府政策和学校对相关专业的投入差异较大,他们更倾向于招聘本地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图为团队成员在普润药业有限公司和人事部门总监谈论大学生招聘素养和需求等相关问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诏诣翔 摄
尽管整个实践过程不长,但我们从中受益良多。两家企业的共同点是都重视应聘者的能力,这可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之一。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将职业道路局限在教师或外企等传统领域。除了可以考虑成为英语老师之外,还可以尝试成为自由译员等其他职业。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拓宽思路,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并通过各种竞赛和实习机会积累实践经验,以开辟独属于自己的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