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非遗漆扇大规模走红,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为了深入研究漆扇,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漆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漆扇寻源小分队来到了大运河博物馆进行实地探访。
严格来讲,漆扇本身并非非遗,而全国各地传承下来的大漆制作手工艺才是真正的非遗瑰宝。这其中,扬州漆扇作为扬州漆器的一个重要分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扬州漆扇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就已开始出现,而漆扇的制作也在这一时期悄然萌芽。唐代,扬州的脱胎干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等工艺技法已相当成熟,这些工艺也被巧妙地运用到了漆扇的制作中,使得漆扇更为精美华贵。当时的漆扇不仅是实用的纳凉工具,更是文人雅士手中的风雅之物,常常作为馈赠佳品。
明清时期,扬州漆艺臻于鼎盛,漆扇的制作工艺更是精益求精。剔红雕漆、平磨螺钿镶嵌、软螺钿镶嵌、百宝镶嵌等著名品种在漆扇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乾隆年间,扬州出现多条以生产漆器命名的街巷,漆扇的产量和品种均达到历史最高峰。
扬州漆扇不仅工艺精湛,其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扇面上的图案往往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神话传说等,如“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竹林七贤”等,通过漆艺大师的巧手,生动地呈现在扇面上,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与优美。
现代扬州漆扇制作工艺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有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钿、彩绘、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磨漆画制作九大门类。品种齐全,技艺精巧,绚丽多彩,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
2006 年 5 月 20 日,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52。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扬州漆器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漆扇制作工艺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
在大运河博物馆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扬州漆扇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每一件精美的漆扇作品,都凝聚着历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诉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探访,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展非遗漆扇文化的决心,让这一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