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踏寻长征遗迹,点燃红色梦想

发布时间:2024-08-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4年7月16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走长征之路,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前往甘肃省会宁县进行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初到会宁,历史的回响。
抵达会宁县的那一刻,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气息。会宁县,作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圣地,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实践队成员首站来到了会师塔,这座巍峨挺立的纪念塔,不仅是长征胜利的象征,更是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精神的见证。站在塔下,仰望塔顶,实践队员仿佛能听到当年枪炮声的回响,看到红军战士们坚定的步伐和不屈的眼神。那一刻,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敬仰,更有一种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会师园纪念塔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谢婷娟 摄)


走进纪念馆,重温历史篇章
随后,实践队成员走进了长征胜利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伟大胜利。从湘江战役的悲壮到四渡赤水的神勇,从巧渡金沙江的智慧到强渡大渡河的英勇,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为之动容。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与先辈们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长征胜利纪念馆内感悟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谢婷娟 摄)

学习剪纸艺术,传承非遗文化。
在深入了解长征历史的同时,还有幸接触到了会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在当地一位知名的剪纸大师的指导下,实践队成员学习了如何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剪纸作品中。从设计图案到剪刻成型,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实践队员尝试着将长征路上的标志性场景、革命领袖的形象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姿态融入剪纸之中,让这份传统艺术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新载体。当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在实践队成员手中诞生时,那份成就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与剪纸老师学习剪纸艺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谢婷娟 摄)
 
重走长征路,弘扬红色文化。
实践的最后阶段,实践队员来到了桃花山,这里是一片风景秀丽的山区,也是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实践队员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一步步重走长征之路。山路崎岖不平,天气炎热,但都坚持了下来。每走一步,实践队员都能感受到红军战士们当年的艰辛和不易。他们在这片山区与敌人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实践队员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必须将这种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亲自重走长征部分路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凤杰  摄)
 
 
通过此次“重走长征之路,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要把革命先辈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具体工作中。时刻勉励自身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突破自己,厚植家国情怀,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作者:谢婷娟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重庆爱国主义实践团 袁文君 18002376637
  • 寻迹电商经济下的“陇上江南” 兰州交大学子暑期"三下乡”踏足陇南电商寻踪迹
  • 苏港文化互访,书院精神共创 ——苏州大学敬文书院师生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研学
  • 探遗苏州,品味评弹之美
  • 探遗苏州,品味评弹之美
  •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丝韵—探遗苏州”团队在8月12日晚间前往苏州观前街琵琶语评弹馆中聆听苏州评弹,感受到了这项非遗传统艺术
  • 08-20
  • 拙政园,探寻古典园林之美:水路景相依,如在画图中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