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赤心献革命,决然无反顾——浙西南革命根据纪念馆参观记

发布时间:2024-08-1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8月17日,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2级网安一班的十名同学来到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参观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学习和传承浙西南革命精神。浙西南是一片革命的热土,23年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周恩来、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的战斗足迹,缔造了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这伟大的精神铭刻在人民心灵深处,流淌与人民血脉之中,历久弥新,体现出时代价值,指引额鼓舞浙西南人民奋勇前进。浙西南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无数革命先烈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敬仰,我们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党组织的创建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国共合作道德大革命浪潮中,中共浙西南地方组织创建,开始领导工农运动,发动群众投身大革命,浙西南革命历史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二、武装斗争的开展
      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浙西南革命力量同样遭受严重损失。8月7日,在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之时,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设),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各地党组织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开展武装斗争。浙西南党组织积极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工农开展经济斗争建立农民武装举行武装暴动。

三、红军转战浙西南
      浙南、浙西南的农民暴动,引起中共中央的关注。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建立,是为编入中央军委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红十三军频繁征战浙西南,浙西南是红十三军的重要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区域。1934年7月,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期”面临失败,红军北上抗日先造队临危受命,深入敌后行动,掩护中央实施战略转移(长征),并推动抗日运动。先遣队一度转战浙西南。浙西南农民暴动和两支中央红军转战浙西南,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
        1935年2月,先遣队突围部队忠诚使命,组建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在极端险恶的环境和重重困难下,求是挺进。4月下旬,取得高郎大捷,进入浙西南,植根人民,开球根据地。6月,挺进师政委会在松阳小吉召开会议,部罢创建根据地。7月,师部进驻遂昌县王村口,领导军民全面建设根据地,开展党、政、军和群众组织建设扩大武装斗争区域,开展土地革命,掀起“分田分地真忙”的革命高潮,迅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五、实现合作抗日
      根据形势发展,闽浙边临时省委及挺进师主动改变策略、调整政策,争取团结抗日。1937年9月历经多次呼吁、倡议和两次谈判一次会谈临时省委与国民党调浙赣皖四省边区缓靖主任公署达成合作抗日协议,浙南的团结抗日局面开始形成。10月,转战在浙西南的粟裕所率红军与国民党遂昌县当局达成合作抗日协议,浙西南的团结抗日局面开始形成,挺进师三年游击战争结束。1938年3月,浙西南、浙南红军入编新四军,奔赴前线抗日。

五迎来胜利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后,浙西南党组织重建革命式装开展武装斗争,从隐蔽活动逐步转为公开斗争以党组织活动的基本地区为基础,建立游击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镇的革命形势。1949年3月,策应松阳、丽水两县起义,抗击国民党军“清剿。5月,各地党组织、游击队和民兵配合南下解放军,解放浙西南全境,迎来革命胜利。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