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西县青天村童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青天村地处公盖山的汪氏宗祠。据了解,青天乡是红色基因传承地。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见证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彰显民族人义。
1937年7月13日,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按照中共中央文件精神,向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卫立煌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谈判倡议。22日,谈判在青天畈汪氏宗祠正式开始,红二十八军谈判代表为何耀榜,高敬亭则化名李守义,以红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和何耀榜的“随员”身份参加。双方就停战、撤军、集合部队、供给等问题进行了会谈。经过6天谈判,到28日,双方最后达成了停战协议。岳西谈判的成功,标志着鄂豫皖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的结束,鄂豫皖边去的国共合作初步实现。
图为汪氏宗祠旧址。
汪氏宗祠始建于清代,砖木结构,5进3间,左右厢房,共计34间房,面积1178平方米。汪氏宗祠培元堂结构宏伟,装饰绚丽,落成之日贺客众多,乾隆三十一年举人、司空山才子王大枢为培元堂特撰楹联一副:风雨难忘,家声还依龙溪集;春秋匪懈,世叶何惭左氏书。图为汪氏宗祠大门。通讯员 邢桂宇 供图
抬头瞻仰,庄重严肃。团队队员目光聚焦到汪氏祠堂的纪念碑和纪念墙,心绪追寻抗战岁月的记忆。团队队员怀着崇敬之心参观了这一重要历史场所,纪念墙上高挂着无数英雄的照片,纪念碑上镌刻着无数英勇战士的名字,他们为保卫祖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倾听讲解员讲述英雄故事。通讯员 邢桂宇 供图
每一位英雄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对国家的深情厚谊。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倾听了先辈们的故事,更深刻领悟到了他们留下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我们深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