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关爱弱势群体|心系乡村健康,共筑希望之光

发布时间:2024-08-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提升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医疗知识水平,为农村儿童带来知识与欢乐,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下文统称为“实践队”)带着满满的爱心,踏上了前往佛冈县石角镇三莲村的道路。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了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当天上午,实践队为三莲村中的老人进行义诊。义诊开始前,实践队提前抵达三莲村,布置活动现场,分发号码牌,维持现场秩序。活动期间,实践队分工有序,一队在三莲村广场摆摊为当地老人服务,一队前往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进行入户走访,了解其身体情况。实践队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根据村委的指引来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进行慰问,双方相互寒暄,亲切的话语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实践队将慰问品送到老人手中,并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以及为他们艾灸。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他们的话语中也充满了对队员们的赞许,实践队提供的这些服务让当地老人重视自身健康问题,提高自身健康意识。

微信图片_20240808205716.jpg

队员为当地老人义诊(图一)

微信图片_20240808205736.jpg

队员走访入户(图二)

微信图片_20240808205754.jpg

队员与入户老人合影(图三)

       当天下午,实践队在三莲村文化馆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当地留守儿童之间的年龄差距大,为了让儿童之间以及队员和当地儿童之间能尽快熟络起来,我们先开展了破冰小游戏,让当地儿童对我们卸下防备。

队员与当地儿童开展破冰小游戏(图四)

       紧接着,实践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口才课,队员们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普通话教学活动和兴趣拓展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课堂上,队员们鼓励小朋友们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讲述《爱生气的小狗》这一则小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在音节的抑扬顿挫中感受语言的魅力,领略语言的博大精深。对普通话进行了推广,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通过本次口才课,小朋友们增强了对普通话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相信在实践队的鼓励和引导下,普通话能够真正走进每一位孩子的心中,真正做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规范人”。

微信图片_20240809103846.jpg

课前准备(图五)

微信图片_20240809104106.jpg

认真上课中(图六)

       课堂最后,为了与当地儿童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实践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活动﹣﹣涂鸦扇子。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共同挥动画笔,在扇面上绘制出五彩斑斓的图案与梦想。这些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扇子,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清凉,更成为他们手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微信图片_20240809104210.jpg

当地儿童认真DIY扇子(图七)

微信图片_20240809104256.jpg

当地儿童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图八)

       伴随快门按下,我们和小朋友们的回忆也定格在这一瞬间。我们站在文化馆内对小朋友们挥手再见。做完后续的收尾工作,我们身上洒落着夕阳,走在乡间小路,沿途有绿油油的稻田,心中虽有不舍,但不知道下次的相见是在何年何月。

       此次下乡活动,不仅让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也加深了实践队队员们对农村现状的了解。实践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贡献一份力量。也许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我们青年学子始终会怀着为国为民的情怀与造福社会的志向,以有限力量创造不朽成就!

微信图片_20240809104412.jpg

实践队与儿童合影(图九)

作者:代佳欣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科巽粮巢”:创新农粮物流,助力乡村振兴
  •  安全食品联万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