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法润乡情:青春智慧普法,乐享数智未来

发布时间:2024-07-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法治入万家,文明振乡村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法律文明成为约束与保护人民权益的武器。但对于乡村的居民来说,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却始终是一大难题。7月13日至7月31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法润乡情:青春智慧普法,乐享数智未来”社会实践队伍在宁波鄞州区天童村以及部分队员家乡展开一系列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推动法治文明入村户。(图片)7完成了今天的任务进行合照.JPG

1. 规划法治宣讲内容

为顺应我党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法润乡情:青春智慧普法,乐享数智未来”实践团队明确法律宣讲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协商讨论,把目光着眼于对法律知识缺乏了解的乡村居民身上,针对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选择与之对应的法律宣讲内容,坚持做到解群众之需,把法律知识最大限度的向外传播。(图片)2宣传册发放.jpg

2.法律知识行前培训

法律知识是严谨的,为确保对相关法条的正确宣传,把法律知识实打实的送到村民手中,我们实践队伍采取法律知识行前培训的活动。活动中,由队长负责收集相关知识的收集整理并为实践队员进行讲解。实践团队长分别从民法典,婚姻法,反诈骗,未成年保护法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入手,举例了最常用的法律条例,与案例相结合,努力加深大家对相关法律的熟悉度。大家通过阅读宣传手册,为宣传法治文化夯实坚定的基础。(图片)6实践团队合影.jpg

3.模拟宣讲

在培训讲解结束后,由队长随机抽取两位队员进行模拟宣讲,一人扮演宣讲者,一人扮演聆听者。通过真实模拟的方式既考察队员的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又缓解了队员即将面对真实村民的无措紧张。大大提高了法律宣传的可靠性。也让实践队员增强法治情怀,助力法律事业的蓬勃发展(图片)4队员模拟宣讲.jpg

4.拍摄宣传短剧

法律条文通常以客观严谨的词汇组成,读起来难免有些枯燥晦涩,为了增强大家对法治文明的兴趣,我们以拍摄情景短剧的方式,增添更多的戏剧化元素,使法律知识变动生动有趣的同时,还易于理解。借助媒体的传播途径,加大对法治文明的宣传力度。线上线下双重结合,努力做大法治宣讲对象的覆盖面。(图片)6ba3d3e5974954d5ac8902326526f70.jpg

5. 实地宣讲

法律宣讲只有落实到实际行动,才能让法治文明的种子在生活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经过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宁波市鄞州区的天童村为当地村民进行实地宣讲。(图片)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以分小组形式,按照区块分别去向童一村村民宣讲科普法治内容,使得尽可能普及到更多的人。虑到夏天的炎热,实践小组还准备了扇子,以及普法的方便准备了普法小册子,这些小册子的组成包含了当前比较实用,比较合适老年人的案例与简化版的法条,好让村民们可以时刻阅读,增强防范意识。整个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秉持着为法治文明事业添砖加瓦的态度,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推动那些落后于时代浪潮的人能够知法,学法,遵法,用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图片)6.实践队员回程.JPG

 

作者:朱远宏 来源: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非遗留芳:金线金箔的当代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学生助理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华夏非遗,古韵悠长”以线下实践方式,开展社会活动。实践团队分成若干小组
  • 07-29
  • 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学生助理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华夏非遗,古韵悠长”以线下实践方式,开展社会活动。实践团队分成若干小组
  • 07-29
  • 非遗文化感悟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学生助理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华夏非遗,古韵悠长”以线下实践方式,开展社会活动。实践团队分成若干小组
  • 07-2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