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红凤实践团延安首日调研,陕北说书传承之旅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4-07-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导语:在非遗文化传承的征途上迈出坚实步伐,红凤暑期实践团于2024年7月16日首站抵达延安,开展了陕北说书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延安市1938广场的走访、与说书艺术家刘元龙老师的深入交流,以及文创产品的现场推广,实践团首日便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陕北说书的创新发展及乡村振兴的文化注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号召,红凤同心社暑期实践团于2024年7月16日踏上了延安这片红色热土,开展了一场以“古韵新声”赋能乡村振兴的非遗文化调研活动,深入探访陕北说书的独特魅力。
 
清晨,红凤同心社暑期实践团带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探索之心,抵达了延安。经过短暂的休整,团队成员们迅速投入到紧张而充满期待的调研工作中。在延安市1938广场,实践团成员们不畏酷暑,积极向过往游客和市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陕北说书的认知程度、喜好以及对其传承与发展的看法。同时,团队还展示了自主设计的陕北说书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收获了宝贵的建议和赞誉。
 
午后,实践团有幸拜访了陕北说书艺术家刘元龙老师。刘老师热情地为团队成员们表演了一段精彩的陕北说书,那生动的表情、丰富的手势和韵味十足的唱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之中。随后,刘老师耐心地教授团队成员们陕北说书的基本技巧,从三弦琴的演奏到说书曲目的唱法,一一细致讲解,让团队成员们对这门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采访环节,刘老师分享了自己与陕北说书的不解之缘,讲述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与创新。他提到,当前文艺工作者正致力于将陕北说书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团队成员们也向刘老师展示了他们的文创设计,刘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随着夕阳西下,实践团来到了延安市1938街区,继续进行调研活动。在这里,团队成员们与商贩、游客热情交流,进一步推广陕北说书文化,探讨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此外,团队成员们还与当地的陕北安塞腰鼓文艺工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如何将陕北说书与其他非遗项目相互融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红凤同心社暑期实践团在延安的首日调研,不仅是对陕北说书这一非遗文化的深入探索,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具体实践。虽然这只是调研活动的开始,但实践团成员们已经展现出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对乡村振兴的热忱。未来的几天时间内,他们将继续前行,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魏东卿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红凤暑期实践团
  • 特色产业引领小康之路,“郑闫甄选”实践队探访乡村振兴实践
  • 探闫洼脱贫路  感闫洼发展彩
  • 探闫洼脱贫路 感闫洼发展彩
  •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闫洼村近几年在郑州大学的帮扶下发生的变迁,郑州大学驻村第一书记卢纪富书记就闫洼村概况对我们进行讲解,之后带
  • 07-27
  • 郑大学子“闫洼”行:探秘文化阵地,共绘乡村振兴新篇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