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部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助人自助、从心出发”调研小组近日抵达苏州,深入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近十所高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影响着学习效率、人际关系、压力应对、个人成长和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积极心理品质,如乐观、韧性和感恩,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在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旨在科学分析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健康发展,“助人自助、从心出发”小组采用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访谈对话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百所高校的千名学生进行了调研。
近日,调研小组来到了苏州,一整日的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在苏州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高等教育机构不仅重视学术成就,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高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心理健康支持。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了心理学专家,他们以生动的案例和专业的知识,向学生们传授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心理韧性。
除了讲座,各高校还组织了丰富的团体活动,如心理剧、角色扮演、团队建设游戏等,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也帮助他们学会了在集体中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并在团队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线下调研对象中约有80%的学生会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和排解负面情绪,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正在不断增强。
在深度访谈中,一位苏州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在我们导员的第一节班会上,她就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她告诉我们,她不仅希望我们学业有成,更希望我们能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正能量的价值观。这让我深刻意识到,除了追求学术上的卓越,我们还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


上图为调研小组成员与苏州大学学生在校牌前合影
调研小组成员表示:“我们致力于推动心理健康发展,让更多人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我们希望与更多人一起,从了解积极心理学到学习、运用并帮助他人发展自我,让积极心理品质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团队将扩展其调研范围,深入江苏省的多个城市,涵盖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更为广泛的访谈与调研。我们期待与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专家、学生组织以及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为点亮大学生的心灵之光而努力。
我们的小组坚信,调研成果将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和实践指导。我们致力于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共同为构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做出积极贡献。
关爱心理健康,携手沐浴暖阳。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我们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