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中华文脉,传承历史智慧:武昌理工学院云梦书韵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为“中华文物的保护与传承”的特色课程
为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国家文化遗产,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传授保护中华文物的重要知识和技能,武昌理工学院第十八届“大手牵小手”云梦书韵志愿服务队于7月18日在云梦县城关镇曙光小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中华文物的保护与传承”的特色课程。支教队队员郑力维担任本次课程的主讲人。
课程伊始,郑力维通过简短且生动的课前导入部分让学生对“中华文物的保护与传承”课程有大致了解。随后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丰富的图片资料以及现场互动环节,向学生们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他强调,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都刻着时间的印记。
郑力维把课程内容分为中国文物的种类、历史价值、保存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个方面。在讲解到文物保护方面时,郑力维特别提到近年来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如《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等。通过国内外文物保护的案例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文物保护不仅是国家的职责,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一进步理念。
在讲解中华文物的历史背景时,郑力维详细地介绍从古至今不同朝代的文物特点,如商周的青铜器、汉代的玉器、唐宋的瓷器等。他还分享一些著名的文物修复案例,如兵马俑的彩绘复原、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等,这些成功的案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度。
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文物保护的技术和方法,激起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郑力维借助微视频加深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视频中生动再现对古代书画进行清洁和修复的画面让学生跃跃欲试。在课堂上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修复过程,甚至是亲手体验一些简单的修复技巧,这种互动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此外,郑力维还就本次课程号召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文化遗产的模拟保护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自行发掘和保护“假设的文物”。
通过此次“中华文物的保护与传承”特色课程,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加深了对中华文物的认识和爱护。云梦书韵志愿服务队通过“中华文物的保护与传承”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地将文物保护理念传播给乡村儿童,为中华文脉的守护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完)
作者:严煜 兰自强 杨雨欣 董俊逸 向倩 柯韵萌 来源:武昌理工学院
- 云端牵手,共筑梦想
- 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5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展了“云端牵手,共筑梦
- 07-25
- 云端聚首,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民族团结的纽带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紧密相连。近日,一场多民族结对交流活动在安化县民族团结实践基地成功举行,
- 07-25
- 民族团结心连心 云端交流共筑梦
- 为共叙民族团结之情,同绘多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画卷,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文脉共筑”民族实践团在线上开展
- 07-25
- 双线交织,书信传情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实践基地开展“线上线下”双线调研活动
- 07-25
- 民族团结一家亲,网络交流共筑情
- 为了依托互联网平台展开深入的交流互动,营造多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促进民族团结,7月25日,民族团结实践团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
-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