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博爱青春”‘救’在身边:南通大学红十字实践团筑生命防线

发布时间:2024-07-2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丰富大家的急救知识储备,7月24日下午,南通大学“博爱青春,数统随行”红十字实践团携手南通市崇川区园林社区、军山社区开展以“‘漆’待与你相遇,博爱‘救’在身边”为主题的急救知识宣讲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手印互动游戏:心灵契约

  志愿者们首先与大家进行印泥手印互动游戏,他们引导孩子们在红十字标志周围印上五彩手印,让“红十字”这一象征生命与希望的标志在每个人心中更加鲜明。这场互动更像是一场心灵契约,手印的层层叠加,不仅镌刻下每位参与者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象征着大家心手相连、团结一致,共同许下了守护生命安全的庄严誓言。

  在这个过程中,红十字精神得以生动传递,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孩子们手中那抹亮丽的色彩,深深烙印在他们心田。志愿者们以这样的方式,不仅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距离,更在无形中让红十字精神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成长为未来社会中有爱、有责任感的守护者。

图为印泥互动环节

急救知识科普:从理论到实践

  活动核心篇章——急救知识科普与技能教学正式展开。志愿者们以饱含激情的生动语言,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社区青少年编织一幅幅急救技能的知识图谱。从海姆利克急救法的精准操作,到8字绷带包扎法的细致缠绕,再到头部三角巾包扎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被他们娓娓道来,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图为志愿者演示急救技能

  志愿者们不仅停留在理论讲解的层面,更通过模拟演示,将抽象的急救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实践场景。他们耐心引导孩子们参与其中,亲手操作,感受每一次按压力度,每一次包扎紧密度。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学会如何在紧急关头迅速而准确地采取行动,更深刻体会到掌握急救知识对于保护生命、挽救生命的重大意义。未来,他们或许会成为传播急救知识的使者,将这份爱与责任传递给更多的人。

图为志愿者进行急救技能教学

漆扇与书签制作:创意与红十字精神结合

  最后,志愿者们与孩子们进行漆扇、书签制作互动。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开启创作之旅,在漆扇、书签上尽情发挥创意。为作品上色之后,大家还在每把漆扇和书签上印上象征红十字精神且与实践团队名称相契合的“博爱”二字,使作品更加美观,更赋予作品更深刻的意义。

  志愿者们在孩子们创作过程中,耐心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当孩子们完成一件作品时,志愿者们总是热情地给予赞赏和掌声,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每一位志愿者都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的耐心和细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红十字实践团的关爱和支持。

图为漆扇制作环节

传递博爱,守护生命

  志愿者们通过互动游戏、科普讲解和实际操作,将急救知识和红十字精神深深植入孩子们心中,用热情与爱心,为社区增添温暖和关爱,更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他们是急救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红十字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博爱青春”的真正内涵。未来,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而努力!

(通讯员 龚一笑)

作者:龚一笑 来源:南通大学 “博爱青春,数统随行”红十字实践团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红芯队暑期实践活动
  • 心连心,梦同行
  • 心连心,梦同行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面向新疆、西藏、湖南、贵州的学生开展了一次结对交流活动
  • 07-25
  • 民族之花齐绽放,结对交流促团结
  • 民族之花齐绽放,结对交流促团结
  • 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庄严承诺,开展了一场结对交流活动。本次
  • 07-25
  • 互联网搭桥,共筑民族情
  • 互联网搭桥,共筑民族情
  • 在这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时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基地内,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民族团结盛会正通过互联网的桥梁热烈展开。来
  • 07-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