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4年7月2日到7月8日“红医青云”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了为期七天的“红衣之旅”,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
7月2日,志愿者们前往了锻造新村给社区空巢老人宣讲关于扎染的非遗文化,使大家对扎染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老人们自己动手进行扎染的创作,布料的折叠,耐心地捆绑,在染料与布料美妙地结合以后,老人们得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惊喜。扎染手工的创作,不仅是平凡下午的不平凡体验,也是非遗文化走进家家户户的一次重要机会。

十堰市博物馆开展宣讲活动于7月3日下午展开,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互动体验、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博物馆知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同时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观众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活动,他们对恐龙文化、十堰车文化、水文化和美术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十堰车城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7月4日下午2:30~5:30“红衣青云”暑假社会实践队在柳林新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非遗文化团扇宣讲和制作。通过亲手制作的方式,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增强了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艺术创新,让传统艺术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7月5日,在十堰市图书馆举办了“十图少年小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岗前培训,小朋友们利用暑假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有了他们的帮助,志愿服务变得更加有趣了。参与志愿服务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公民。

7月6日上午8:30~11:30“小图书管理员”们和湖医志愿者们在十堰市图书馆开展图书整理活动,归还图书、维持现场秩序,并主动帮助学生和家长们寻找对应书籍。当天下午14:30~17:30在十堰市图书馆开展非遗文化团扇宣讲和制作,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开阔了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在感受艺术美的过程中提升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让非遗文化在祖国的小花朵的心里深深扎根。现场有位父亲带着小朋友来参与活动,由于来晚了,活动物资已分发完毕,但这位父亲经过积极与志愿者不懈地沟通,终于为孩子找来了一份制作团扇的材料。这位父亲对孩子的重视使我们非常感动,同时也足以表现出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吧!

7月8日,红医青云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始了最后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归还散落的书籍,为每一本迷路的图书找到归宿,引导家长在正确的书柜找到合适的书籍。
此次“红医青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成员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培养了队员们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了解了非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升了队员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还丰富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内容,锻炼了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为人民服务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