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海洋密语:揭秘“鱼类故事”的奇幻海洋之旅

发布时间:2024-07-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7月23日讯 (通讯员 陈魏)
       7月23日下午,我们小队有幸与省级非遗项目“鱼类故事”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丁建东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访谈伊始,丁老师首先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开渔节的由来。作为中国沿海渔民庆祝渔业丰收、祈求平安的传统节日,开渔节不仅承载着渔民们对大海的敬畏与感激,也展现了他们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而妈祖信仰,作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深植根于象山渔民的心中。
       当被问及“鱼类故事”的特色时,丁老师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介绍道:“鱼类故事是2003年被列入浙江省非遗文化的珍贵遗产。这些故事源自渔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他们为了打发海上的无聊时光,根据鱼类的特点和习性创作出来的。比如石拓鱼眼睛长在一起的原因,就被巧妙地融入到了故事中,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教育意义。”丁老师还强调:“这些故事寓教于乐,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到了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海洋文化的魅力。”
图 1 丁老师为我们讲解(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 黄楚予 供图)
       然而,当谈到鱼类故事的传承困境时,丁老师的语气中不禁流露出几分无奈与可惜。他坦言:“现在许多原始故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认证,但由于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同时,年轻传承人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年轻人对海洋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导致这一文化现象面临着断代的危险。”但丁老师并没有放弃希望。他告诉我们,在象山,海洋文化的普及率仍然很高。这得益于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努力。“在象山的小学里,基本上都会有一个三天两晚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海洋文化的魅力。同时,校园里也配有非遗课程,由非遗馆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图 2 调研小队访谈(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 黄楚予 供图)
      最后,丁老师还提到了新媒体在鱼类故事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他说:“除了学校教育外,我们还利用抖音、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来传播鱼类故事。这些平台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鱼类故事,也为年轻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通过鱼类文化小程序,我们小分队的成员也因此了解了更多的鱼类故事,有趣生动并富有教育意义,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访谈,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鱼类故事”这一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它不仅是象山渔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当前面临着一些传承困境,但在丁建东老师等老一辈传承人的坚持和努力下,以及新媒体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助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鱼类故事”这一海洋文化瑰宝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云端牵手,共筑友谊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开展互联网结对交流活动
  • 推广普通话,共筑民族团结梦
  • 推广普通话,共筑民族团结梦
  • 为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促进民族团结,7月23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深入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推普调
  • 07-24
  • 共推普通话普及,共创民族交流新篇章
  • 绘民族团结之辉,赏文化交流之美
  • 绘民族团结之辉,赏文化交流之美
  • 点点星斗,点亮无垠苍穹;民族齐聚,矢志华夏同辉。7月21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开展线上结营活动,为此次线上文化交
  • 07-24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实践团开展推广普通话调研活动
  • 以普通话为桥,以民族团结为心
  • 以普通话为桥,以民族团结为心
  • 为深入探索和推广普通话在促进民族团结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文化认同。7月23日,湖南第一
  • 07-24
  • 深入调研民族团结主题,推广普通话促进文化交流
  • 推广普通话:筑牢民族团结基石,共绘文化交流新篇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