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20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墨香拂古训 自古诉今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从徽墨的价值和徽墨的制作工艺两个角度探寻徽墨的传承与发展。
墨染黄山云雾色,香凝新安水波纹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号召,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将徽墨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新时代,实践队前往歙县开展活动。
7月18日,实践队员前往黄山市歙县,歙县是徽墨的主要发源地,自古就有“墨都“之称,被授予“中国歙砚之乡”等荣誉称号。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徽州历史博物馆,在这里了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价值,深刻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以及历史的多元与包容。随后,实践队员来到徽州府衙,感受徽州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7月19日,实践队员前往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它是专业从事徽墨、歙砚雕刻艺术作品及资料收藏、展览、陈列、研讨、交流等活动的民办博物馆,完整地反映墨砚历史,对墨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推进作用,同时兼具博物馆的知识普及、作品鉴赏的功能。实践队分别参观徽墨的历史、制作、鉴赏、用墨、藏墨和歙砚的历史、制作、鉴赏、保管两条主线,感受徽墨和歙砚在徽文化发展史上历史地位与作用。随后,实践队员与博物馆馆长胡秋生先生座谈交流。谈论歙砚如何推动歙县经济的发展。
墨韵千秋藏古意,香风万里送新篇7月20日,实践队员赴歙县老胡开文墨厂调研体验,老胡开文墨厂是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专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和经营歙砚和四雕工艺品,保持和发扬其独特的工艺水平 。通过开展参观学习、制作体验、和周美红交流座谈、黄山画家王建老师现场作画并采访等活动,感受手工艺者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以及对完美作品的不懈追求,深度发掘中国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为徽墨发展注入新的时代血液。

图为画家王建在作画(通讯员章成凯/供图)
随后,实践队来到徽墨展馆参观学习,并采访馆长项德胜先生,项德胜先生向实践队员介绍了徽墨除了使用价值外还有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发展出的观赏价值,当实践队员问到如何应对随着鉴赏价值衍生出的徽墨的保存问题时 ,“我们从配方解决了徽墨难以保持的问题,配方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以前的徽墨主要是好用,现在还要能千年不朽,我们改变了油烟、松烟的配比,还采用了现代的科技,”如今的徽墨较以往的徽墨保存的更久,观赏价值更高,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民间有小孩点朱砂避邪,点的就是朱砂墨”项德胜大师说道。
徽墨,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墨香拂古训 自古诉今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加深对徽墨及其背后文化的认识,深刻挖掘当地的文化瑰宝,探索徽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实践队相信徽墨的传承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徽墨的馥郁将飘进更多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