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青春,共探社区建设之道
宿州市马号社区书记郑敏介绍了马号社区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和社区治理模式,社区主任牛玲介绍了社区在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安徽省青少年零犯罪先进社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实践团成员在听取介绍后,围绕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居民参与等方面,积极讨论,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与社区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提高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图为实践团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会。王宇盟 摄
历史的丰碑,青春的誓言
实践团来到了雪枫公园,聆听彭雪枫将军的详细介绍,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深入了解了彭雪枫将军生平和革命事迹。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淮海战役解放宿州纪念厅,了解彭雪枫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他们对将军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智谋深感敬佩,感受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通过图文资料了解彭雪枫将军生平。王宇盟 摄
共建共融,美好社区志愿行
实践团的同学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基层治理活动,深刻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他们投身各种社区服务中,耐心地整理文件,细致地填写表格,热心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为在社区的孩子们辅导假期作业,参与社区走访调研,等等。通过基层治理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深刻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意义,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社区建设的一份子,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区。
图为团队成员辅导社区儿童。沈翔宇 摄图为团队成员辅导社区儿童。王宇盟 摄
共筑反邪教长城,守护社会和谐
实践团积极参与反邪教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普及科学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共同铸就抵制邪教的坚强防线。他们深入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展示板等多种形式,向居民们普及邪教的特点、危害以及如何辨别和抵制邪教的方法。他们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引导居民增强对邪教的免疫力。实践团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也帮助社区居民增强了抵制邪教的能力。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反邪教宣传活动。王宇盟 摄
启迪未来,探访教育之光
实践团踏入了宿州市第十一小学,亲身体验并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参观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包括教室、图书馆、操场等,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他们观摩教师的授课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他们还与小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建立了友谊的桥梁。实践团不仅对马号社区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教育对于培养下一代的至关重要性,并激发了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和热情。
图为实践团参观宿州市第十一小学。王宇盟 摄
守护社区安全,共筑和谐环境
东关派出所警官带领实践团成员们一起行走在社区的街头巷尾,深入了解社区的安全状况。成员们带着责任和荣誉感,为社区的治安和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巡逻过程中,成员们全神贯注,密切关注着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的各个方面。他们向警官学习如何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何有效地与社区居民沟通,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通过与东关派出所警官的巡逻,不仅了解了社区的安全状况,也学会了如何与社区居民沟通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图为实践团同东关派出所警官进行社区安全巡逻。王宇盟 摄
发扬雷锋精神,社区服务之旅
在社区雷锋志愿服务站,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包括接待居民咨询、协助解决居民问题、组织社区活动等。他们用热情和耐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传承。在接待居民咨询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倾听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他们用友善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为居民提供帮助,得到了居民们的赞扬和感谢。通过在社区雷锋志愿服务站的工作体验,他们学会了如何与社区居民沟通合作,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帮助。王宇盟 摄
图为实践团与社区工作人员合照。王宇盟 摄
蚌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的同学们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青年学生国情社情教育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契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