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石浦之旅,探寻海螺花的故事
在东海之滨,宁波象山石浦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而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一项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螺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绽放出新的光彩。今天,我们遇见小分队深入石浦渔港古城,拜访了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勃勃生机。
一进入古城,我们就被千姿百态的海螺花吸引了,在和老板娘的交谈过程中,我们才得知海螺花也是宁波的一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老师家世世代代都在传承海螺花非遗文化,老师在她婆婆的影响熏陶下,也渐渐爱上了这一门手艺,在婆婆退休后,老师便承担起传承发扬海螺花的手艺,老师说“于我而言,海螺花不仅仅只是一门谋生的工具,更
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海螺花主要以纯螺和香螺为主,香螺是长角尖角两头尖的一个造型,纯螺整体圆胖而厚重,颜色以纯白色为主。之所以称为海螺花,是因为她们会在海螺里面填上泥土,种上绿植,放在家中,就是一个特别的绿植小景。

看似简单的海螺花,实则制作工艺却也较复杂。首先要将里面的肉掏空,接着用水长期泡,不断地更替,直到海螺不再有异味。或者将海螺放到沙堆中掩埋,让里面的螺肉腐烂,再过半年甚至一年,等海螺没有异味后再取出来,过程重复冗繁,需要足够的耐心。等海螺取出后,老师再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清除海螺表面的污垢和杂质。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和耐心,因为一旦失误,整个海螺就可能报废。最后,在海螺中填入绿植,一朵海螺花才完成。因此,海螺花的工序很考验传承人的技艺与本领。
但是,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优质海螺的资源越来越少了,老师说到之前一年可以捞取两百多颗,今年却只有十几颗,因此这成为了海螺花传承的一个很大困难。除此之外,由于现在许多人对海螺花并不了解,更何谈喜欢,因此也就不愿意去继承、发扬,这也是导致海螺花的传承受阻的一项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的困境,当我们询问老师想通过怎样的方法进行宣传时,老师的回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她直言,她并不想过度宣传,因为只通过视频、照片看到的海螺花,是不真实的、不能触动人们内心的。老师更想要的是大家亲眼看看,亲自摸摸,去感受海螺花最真实的美,“只有看到的才是最真实的”,买是因为真的喜欢,而并不是为了所谓的虚荣心、一般般的喜欢。正是这样的初心,让海螺花在象山、在宁波,乃至在中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海螺空壳,扔在地上就只是一种垃圾,经过太阳的暴晒最终化为无形。但是,当种上植物的海螺花,即使过了十年、二十年,它依旧还在,是那么的闪闪发光,那么的独特美丽。海螺花,不仅仅是非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独特方式。
经过这一次对于海螺花的探寻,遇见小分队的成员们不仅见证了非遗海螺花的独特魅力与制作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们也将用自己的行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