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赴合肥城市阅读空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满心的热忱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踏入了合肥城市阅读空间的四十二中悦书房,开展“九天揽月探星辰,筑桥铺路构新篇”的沉浸式知识科普活动。我们的目标是那群满怀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朋友们,我们希望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们带来一场充满乐趣与知识的科普盛宴,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无限向往和对科学的深度探索。
当活动的序幕缓缓拉开,刘雨霏同学声情并茂地向小朋友们揭开了月壤成分的神秘面纱。她首先从月壤的起源娓娓道来,通过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向小朋友们阐释了月壤在月球表面如何孕育而生。然后,她巧妙地将月壤的构成——包括岩石、尘埃和各类矿物等知识,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述给小朋友们。她用充满童真又不失科学的言语,将复杂的专业术语变得浅显易懂,使得小朋友们对月壤的成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谭佳晨同学以贯穿时代的工程奇迹——港珠澳大桥为焦点,借助生动活泼的短视频与宏伟壮观的图片,向小朋友们揭示了港珠澳大桥的壮丽与宏伟。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阐述了这座横跨碧波的“巨龙”的建构缘起、施工历程以及创新亮点,让小朋友们对这座工程有了更为形象的感知。经过这场“长桥卧波”的桥梁风暴的洗礼,小朋友们对港珠澳大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与好奇心。
紧接着,在那群小朋友们充满求知的眼神中,我们开启了对第三部分的探索——防震抗震结构。谭佳晨同学用最通俗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向他们揭示了地震的威力以及防震结构在建筑中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他还想小朋友们讲述了在地震来临时采取的自救措施,例如,地震活命三角区等等。
在充满活力的互动问答环节里,两位同学毫不吝啬地展现出他们的耐心与热情,详尽地回答了小朋友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们用简练而透彻的语言,巧妙地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生活小故事,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与生活中的常识相融合,使得小朋友们能够更形象地感受和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
在互动问答的环节中,面对小朋友们的疑惑和不解,两位同学不厌其烦的一以为他们解答。他们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解释给小朋友们听,并通过举例子、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生活中常见易懂的小知识作类比,让小朋友们更直观的领略各类科学知识。
在细致的介绍了科学理论之后,团队的同学们便带领着小朋友们迈入了实践的课堂。在我们的细心引导下,小朋友们发挥自己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始搭建自己的建筑模型。他们或独自思考,或结伴合作,搭建出了各式各样的建筑。有的小朋友搭建起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有的小朋友则建造了具有复杂结构的桥梁;还有的孩子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城堡和宫殿,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向小朋友们解释了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例如如何平衡建筑、优化结构以及空间的合理利用等等。小朋友们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通过自己亲手搭建,更好的感受建筑的科学与艺术,领略科学的魅力。
在这次别具意义的活动中,小朋友们展现出了他们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了对科学探索的种子。他们在亲手操作中,领略到了科学的奥妙,由此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科学真相的欲望,为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每一个新想法和新突破的成功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更是激发了他们心中对科学探索的种子的生根发芽。同时,通过与小朋友们交流合作,在给他们的科普过程中也让我们学会了许多,促进了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也让我们领悟到在新时代的我们的价值与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促进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高路入云端”的求知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小朋友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科普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祖国的小花朵们浇灌源源不断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