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苏州大学“寻·访”实践团在苏州走进况公祠、白居易纪念苑、苏州碑刻博物馆、李公堤廉勤文化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并采访党员公职人员,探寻廉政文化背后的历史底蕴与现实运用。
况公之风仍在,廉政之行不息在况公祠,团队成员了解况钟卓越执政成就和崇高理念,深刻体悟廉洁文化的内涵。祠碑上记载的况公廉政爱民之举,无论是“三离三留”苏州的佳话还是护送灵柩回归故里的感人事迹都更加深了成员们对于廉官的印象。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况公祠使用无线讲解器
居易之行润民,廉洁之风永存在白居易纪念苑,团队成员了解白居易力行廉政,改善苏州民生。其爱民廉洁之举于新时代廉洁精神遥相呼应,也同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契合。
图为团队成员在游览白公祠主厅堂
李公之堤尚存,爱民之举赓续在李公堤廉勤文化馆,全馆紧扣“廉勤为民”的主题,以“清廉园区”的古韵今风为主线,宣传李超琼等古代清官贤士勤俭爱民的廉政典故,展示园区建设者们勤勉实干的作风、为民造福的智慧、担当与情怀。全体成员认真倾听讲解,受益匪浅。
图为团队成员倾听李公堤的建设过程
科举之迹可见,廉政之举可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廉洁基因代代相传。实践团采访党员公职人员,了解党员干部对于廉洁文化的认识和学习情况,学习他们将廉洁文化入心见行的方式,更深刻地认识到廉洁精神的强大力量,更加明白了廉洁文化宣传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坚定了廉洁自律的决心。
“寻·访”实践团重走红色古迹,寻找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将优秀传统文明的内涵与现代廉洁文明相结合,将传统官员的文化风貌与现代党员廉洁品质相结合,既宣传了廉洁文化,也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为团队成员在白居易纪念苑前合影